•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53章 共成長

      第53章 共成長

      聽到這里,自從到了這里后幾乎都沒有開口的談建突然插上口說:“那你們也不早點問我啊。我就算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吧。因為在此之前我可從來沒有學習過術算方面的知識。也就是三天前,大哥讓我把這本冊子上的內容抄錄了一遍,我在抄的過程中,就覺得這里面大部分的內容都算是可以看得明白的。”

      聽了談建如此一說,袁嘉喜道:“真的如此?”

      喬襄文也趕緊說:“那就由良清你現在出幾道題目,讓這位談小兄弟做一下試試看呢?”

      袁良清稍一思索,就在紙上出了幾道難易程度不一的四則運算題。

      談建接過紙看了看后,很快就在另一張紙上列起了橫式。袁嘉提醒他,是可以去查看一下入門手冊的。

      但是談建還是能夠基本自己把算式做完,只是中間涉及到乘除數法后,他需要去查看一下九九乘法表,畢竟這么短的時間還沒有能夠背得下來。

      很快,一共五道題,他都能夠把答案做出來。袁良清拿出來檢查后發現,居然有四道完全正確。

      而做錯的那一道題,實際上是袁良清在計算順序里埋了一個坑,在給談建指出來后,他便一下子自己看出錯誤來了,立即重新計算后,便給出了正確答案。

      這樣的考察結果,令秦剛也頗為滿意,他笑笑對談建說:“看來你學習得還算不錯啊!”

      談建摸摸頭說:“你們說的那《九章算術》,說實話,我之前也看過幾眼,但是真的是看不懂,腦殼痛。可是大哥你寫的這本冊子就不一樣,每一步都講得非常明白,我在抄的時候,也沒費什么勁就能看懂。然后計算時照著列橫式做就行了。”

      喬襄文喜道:“那么談小兄弟的這個測試結果,也是充分地說明了這本《術算入門》是非常適合初學者的學習了。”

      突然,秦剛心里跳出來了一句話,他便拿過那本術算書稿,翻開了扉頁,就在上面用行書字體把那句話寫了下來:一本誰都能學會的術算書!

      寫完這行字后,還順勢在底下,非常帥氣地劃出長長的一勾,然后退一步瞇眼一看:

      不錯,挺像后世所見過的那么一回事!

      “一本誰都能學會的術算書!”喬襄文與袁良清輕輕念道,再一回味,頓覺甚妙!

      唯有談建,讀了后總覺得有點不對,還在那里努力思索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袁嘉可不愿放過繼續討論的機會,便拉著秦剛想要看看這本書后四章的內容。

      在這幾天里,秦剛在編寫格致教材時,由于太多的原理以及分析的思路需要設計與處理,實在是太費腦子。

      所以他就會采用一個不時地換換腦子的方法,先寫一段格致學的書,過一會兒之后也會把術算的書拿過來寫寫。

      所以,關于《術算入門》的后四章內容,此時也基本有了一個大概。

      后四章涉及的內容是比例、面積、體積以及方程,它們的共性就是更富有實踐應用。

      而袁嘉則對書稿中擬出的一些例題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秦剛聽了后,頓覺十分受用。因為袁嘉畢竟是平時與各類生意實際賬目打交道,無論是內容的貼切性,還是這些例題的實用程度,都比他原先坐在家里空想出來的要好出好幾倍。于是,便心懷欣喜地與他就這幾章里的內容展開熱烈的討論。

      喬襄書不去打擾他們二人,這時才關注到在書桌上攤開的一堆凌亂的稿紙,還有一小疊理順好的紙頁,他便順手拿過來一觀,心里不由地又是一喜。

      封面的紙上寫的是“格致入門”四個字,手掂了掂厚度,似乎完成度還不錯。打開后,第二頁便是扉頁了,映入眼簾的是,便是與術算一書中甚為相似一句話:十萬個為什么!下面同樣有那么一筆頗有熟悉的勁道一勾。

      然后便是目錄,這本入門書一共分成了四個部分,分別是:一、聲:以耳所聞;二,光:以目所見;三,物:以手所觸;四,力:以體所感;這樣的分類與體例,同樣是非常地新鮮奇特,讓人產生了極強的閱讀欲望。

      “秦兄弟!”看到這里,喬襄文禁不住揚了揚手中的書稿,出打斷了另兩人的交流,“我們上次說的《格致入門》,你居然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哦,那倒沒有。”秦剛抬頭看了一下,趕緊說道:“只是完成了一個總體架構,現在差不多已經寫好的,只是前面的一些章節內容。而到后面,也只是編了一個大概的計劃,可能還需要僖老兄再幫我找一些同道之人,一起議一議可以加進去的合適問題。”

      喬襄文聽了后,再仔細翻閱了一下手里的稿子。

      這里面,第一部分一共羅列出了大約二十個“為什么”,并且已經完成了大約十個左右的解答與說明。然后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也各自列出了十個左右的“為什么”,暫時還沒有具體的內容,而在第四部分就都還空在那里。

      即使是這般,秦剛在這幾天里完成的進度,也是極其令人咋舌的。

      從內容來說,格致學里要講的東西比術算更加新鮮有趣了許多,不單是一邊的談建被散落的書稿頁紙所吸取,就連袁嘉也放下了討論得差不多的內容,一起過來圍看。

      秦剛看到如此,便興致勃勃地介紹說:“關于格致學這門課程,我在編寫教材時突然意識到,我們可以把它做成一門老師與學生可以共同成長的課程。”

      喬襄文奇道:“共同成長?此語何解?”

      秦剛說:“格物致知,這是我們對于大千世界無窮奧秘進行求知的方法。佛觀一滴水,八萬四千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格物進程將會是無窮的,所以且不說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做到寫滿這‘十萬個為什么’,就算是寫到這個數字,也不能算是盡天下的至真之理。”

      說到這里,再看到其他三人都在點頭,秦剛便繼續道:“而我們在格致一課中所想教給學生的,其實并不是格物之后的具體答案,而是格物的手段與過程。書本用來提綱,老師負責挈領。在書本的背后,可以由每一個學生繼續進行思考并開展各種具體的實驗,在自我的學習過程中,完善并增添一個又一個的新的為什么。最終以成真正的‘十萬個’為什么。”

      “妙極啊妙極!”袁嘉不由地撫掌而贊,“我等姑且不看這書之具體內容。就以秦宣義此等‘師生共同成長’之思路,便可是天下一絕,雖聞所未聞,但足以服眾。在下著實地佩服。”

      喬襄文一邊認真聽著,一邊細心地翻閱了第一部分,關于光的部分問答知識,心里甚是吃驚。再一看書房里散落各處的草稿,更為感動,便說道:

      “秦兄弟不僅才思絕倫,又是身體力行,進展神速。反而再看我回臨澤后這幾天的動作與進展,實在是愧于心啊。我看今日的時間尚早,所以這就準備趕回去,加緊其它的準備事宜。”

      袁嘉一見喬襄文急著回去,也道:“那在下也一并告辭,秦宣義關于《術算入門》的后四章一旦出稿,還望差人第一時間送來。料想有此神書輔助,菱川書院的術算課程應無大憂!”

      秦剛也不再挽留,與談建一同出門將兩位送出。

      在看著兩人匆匆離去的身影之后,談建突然想到

      “大哥,那本術算書上的那行字好象不對啊,你到底是什么個意思?我怎么覺得,是因為看到我都能學會,你就寫上了那句‘一本誰都能學會的術算書’,這不是等于在說我那個那個什么嘛?”

      “哪里啊,你想多了。”

      “我沒想多,肯定就是這樣的!”

      a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