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毛滂也沒有信心與實力,能為給秦剛舉薦個實職差遣而去申請皇帝的特旨。再說了,眼看科舉就在明年,以他對秦剛實力的信心,只要中了進士,擔任差遣的年齡也就可以放寬提早到了二十歲。
秦剛先行謝過毛滂的好意,又說:“學生此次前來拜訪,就是聽聞朝中救濟款項已經發下。知軍若是蕭規曹隨,按章發放,自然事情做得簡單,人便可得清閑,災民也能稱上幾句感謝之。可這次水災過后,還有下一次,災民逃過這次劫,卻不知下次劫的難處在哪里。可若知軍能以地方百年民生大計之謀,力排眾議,效仿那范文正公之策,舉款而‘募民興利’,雖有費心傷神之勞,受謗非議之擾,但必得高郵數萬之民眾之擁戴,更得鄉志銘刻,享百年之景仰啊。”
金宇聽罷,也起身勸道:“屬下以為,秦承務之甚善。”
毛滂卻是哈哈一笑:“秦小友無須用激我。以工代賑之利甚得我心,先前所人僚屬不解,也只是一問而已。本官在位多年,自知眼界難及大蘇公之一二,也知政才不比他人多幾分。但要說到從善如流,毛某還是做得到的。只是這‘代賑’之工的具體方向,秦小友可有建議?”
“修鄉路,固倉稟。”秦剛提了這六個字后,便進行了詳細說明。
“修鄉路,可以強化城鄉連通,便于政令上通下達,遇災荒匪亂,也可快速出兵及輸送物資。高郵地處水鄉澤國,實際上只需修通城里通向四方主要河流碼頭之處,即可起到連通之作用。”
“固倉稟,可穩一方民生之基石。學生聽聞城內常平倉多座,本可起到儲糧備荒之用。但往往水澇之年易霉變坍塌、旱饑之年易鼠嚙蠹蝕,所謂‘儲糧千日,用糧卻無計可施’,蓋因建筑敗壞,又為吏員多鉆其漏。重修倉稟,堅固其表,更能穩固四方百姓之心。”
毛滂聽著,不斷地點頭。
只是金參軍在旁點出一句關鍵之處:“聽秦承務之,甚善。只是這無論修鄉路、還是固倉稟,都需要大量用到水泥的吧?”
秦剛笑笑,起身執禮道:“軍府但有所需,我等會社當以鄉梓為重,鼎力以助,不敢有分毫藏私之力。”
稍頃,三人皆放聲大笑。
毛滂笑的是,這秦剛光明磊落,為軍衙治理地方獻計定策在前,為自家產業謀利在后,俱是坦坦蕩蕩地講出來。
他毛滂知一方之主官,這賑災用度,需要買什么?買誰家的?都是在明面上的光明交易,又有什么是做不得主的呢!
金宇笑的是,一邊的秦剛是他日前交好的本地青年才俊,一邊的毛滂是他枝附葉從的主家上官,這兩邊都有共識同利的事情自然是他喜聞樂見的了!
秦剛笑的是,毛滂能聽得進勸,民生諸事則有了保障,金宇挑明了話,他順勢幫一下自己的水泥會社拓展一些官府的生意則沒有了顧忌。水泥還是盡量用于本地銷售為宜,畢竟運輸的成本占到大頭啊。
毛滂的指令下達得非常快,北城、東城,包括南城尚未完全走光的災民安置營中都貼出了告示:
即日起,安置營中只為老弱婦孺發放口糧,其余人等將會由廂軍組織或者去城外修建鄉道,或者在城中修固各大倉庫。凡參加修建者,皆有三餐保證,并且還有少量工錢發放。
其實災民中,偷奸耍滑之輩只有極少數,本來在鄉里田地里都是辛辛苦苦地干農活刨吃的,這回出來逃難,聽說只要干活,就有飯吃、還有錢拿,立刻全跟上了。
而南城營中剩下的也只是胡衍瞧不上的力氣不夠的一些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此次毛滂決意在高郵施行“以工代賑”,當然還是以“疏導災民”為首要,但凡愿意干活的,統統收下。
秦剛為水泥會社帶來的生意,更是令幾大家族喜出望外。崔家、馬家從外地拉來的幾筆生意,此時倒是成了可有可無的輔助活計了。
就在前些天,聽說胡衍得了秦剛的安排,往每個作坊里新招募了半百的工人,就有人嘀咕,這么多的工人招開,工錢倒是花出去了,水泥產量也上來了,可要是賣不出去不就要賠本了嗎?
沒曾想,人家的后著早已布好。知軍衙門里的訂單大筆一揮就過來了,價錢還不啰嗦,又是本地使用,做的是直接賺大錢的好生意啊。
由此一回,秦剛在水泥會社里的威信自然是無人再敢去質疑了。
而以工代賑的益處在幾天后就迅速地展現出來了,災民安置營還剩下的人已經非常少了,直接被合并在了一處,每日施放的口糧也到了幾乎可以忽略的地步。
隨著大批的災民都可以去工地干活,并且還得了工錢,這些錢便立刻用到了地方市集上,開始買吃的、買穿的以及用的,水災之后本來一直凋蔽的商業也突然一下子好了起來,商人恢復了賺錢,就連酒樓等處的生意也被帶動起來了。
此時,毛滂帶著金宇站在高郵的南城樓上,這里向北,可見正在恢復生機的南市大街的熙熙人群,向南便是城外貫通南門驛站的寬闊驛道。東向已經完工的水泥鄉道筆直而平整地通向城子河碼頭,往西但可見運河所傍的高郵湖面之滟滟波光。
此時,正值午后一場小雨剛過,毛滂不由于詩興大發:
“雨余煙草弄春柔。芳郊翠欲流。暖風時轉柳花球。晴光爛不收。紅盡處,綠新稠。秾華只暫留。卻應留下等閑愁。令人雙鬢秋。”
金宇聽罷,咀嚼多時,由衷地贊嘆:好詞!好句!好景致!
注:本章末毛滂所作的《阮郎歸·雨余煙草弄春柔》的創作年份與環境已不可考,把它放在這里,也只是視其環境與氛圍還算融洽,拿來應景罷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