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奮斗在激情歲月 > 第68章 看京劇 領略璀璨文化

      第68章 看京劇 領略璀璨文化

      (1945年冬月,北平前門外大柵欄)

      冬陽斜照在大柵欄的青石板上,把“三慶園”戲樓的黑底金字牌匾映得發亮。王衛國攥著養父王破軍遞來的戲票,指尖觸到紙質的粗糙紋理,空冥天賦悄然展開——能“聞”到戲樓飄出的脂粉香混著檀香,能“聽”到里面隱約傳來的胡琴聲和吊嗓聲,還有街頭小販“賣瓜子——糖炒栗子——”的吆喝,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比西郊軍營的軍號聲柔和,卻帶著一種沉甸甸的分量。

      “昨天張營長說,三慶園剛恢復演出,今天有《穆桂英掛帥》,是名角李老板的戲,咱們正好趁空來看看。”王破軍理了理道袍的領口,目光掃過戲樓墻面——那里有幾處淺淡的彈痕,是日軍占領時用刺刀劃的,“京劇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玩意兒,日軍在的時候不讓演愛國戲,現在太平了,得讓這些好東西重新活過來。”

      王衛國點點頭,手里的戲票被攥得有些發皺。在異時空,他只在電視上看過京劇,隔著屏幕總覺得隔著層距離;可現在站在百年戲樓前,雕梁畫棟上的龍鳳圖案雖蒙著灰塵,卻依舊透著皇家規制的莊重,飛檐下的銅鈴在風里輕響,像在訴說著戲樓百年的興衰,讓他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敬畏。

      兩人跟著人流走進戲樓,一股熱浪夾雜著脂粉香、汗味和瓜子香撲面而來。樓下的散座已經坐滿了人,大多是穿棉襖的百姓,有的嗑著瓜子,有的搖著蒲扇(雖是冬天,人多悶熱),還有的帶著孩子,指著臺上的布景小聲講解;二樓的包廂里坐著穿長袍馬褂的商人,偶爾傳來茶杯碰撞的輕響。戲臺上鋪著紅色的地毯,兩側掛著“忠孝節義”的幔帳,后臺的門簾時不時掀開,露出演員們畫著油彩的臉。

      “兩位道長,這邊請!”一個穿短褂的伙計快步迎上來,引著他們往樓上的角落包廂走,“張營長特意吩咐過,給您留了最好的位置,能看清臺上的眉眼。”

      坐定后,王衛國趴在欄桿上往下看,只見戲臺兩側的樂師們正在調弦——京胡、月琴、三弦依次響起,試音的調子時而高亢時而婉轉,引得臺下百姓一陣喝彩。“這京胡的聲音真特別。”他輕聲說,空冥狀態里能清晰地“分辨”出京胡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尖銳,卻帶著一種獨特的蒼涼感,“比俺在異時空……在書上看到的描述更動人。”

      王破軍端起伙計送來的蓋碗茶,抿了一口:“京劇的魂就在這‘唱念做打’里,光聽錄音、看書是體會不到的。你看那幔帳上的‘忠孝節義’,這四個字就是京劇的根,也是咱們中國人的根。”

      正說著,戲樓里突然安靜下來,燈光聚焦在戲臺中央。只見一個穿鎧甲、插靠旗的女演員快步走出,亮相的瞬間,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正是李老板扮演的穆桂英,臉上的油彩濃淡相宜,眼神凌厲卻不失英氣,開口唱道:“猛聽得金鼓響畫角聲震,喚起我破天門壯志凌云……”

      王衛國的呼吸瞬間停滯。李老板的唱腔高亢洪亮,卻又帶著女子的柔韌,尤其是唱到“我不掛帥誰掛帥,我不領兵誰領兵”時,眼神里的堅定像一道光,穿透了戲樓的喧囂,直直撞進他的心里。空冥狀態里,他能“看到”臺下百姓的神情——有的攥緊拳頭,有的眼角含淚,有的跟著輕聲哼唱,這些反應不是因為演技,是因為戲里的“家國情懷”,戳中了歷經戰火的中國人最柔軟的地方。

      “李老板當年為了不演鬼子安排的‘親善戲’,故意弄啞了嗓子,直到日軍投降才慢慢恢復。”王破軍在他耳邊輕聲說,“她兒子是武工隊的,去年犧牲了,她把悲痛都融進了戲里,這《穆桂英掛帥》,唱的是穆桂英,也是她自己。”

      王衛國的眼眶突然有些發熱。他想起在馬家堡犧牲的吳哥,想起趙老栓,想起母親——這些平凡的人,和戲里的穆桂英一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家園。戲臺上的穆桂英揮著馬鞭,仿佛真的要奔赴戰場;臺下的百姓屏住呼吸,仿佛都成了助威的士兵。這一刻,他突然明白京劇不是“裝腔作勢”,是用藝術的方式記錄歷史、傳遞精神,是民族的“活化石”。

      中場休息時,王衛國跟著養父去后臺拜訪李老板。穿過狹窄的走廊,能看到演員們正在卸妝,有的用棉紙擦油彩,有的在整理戲服,空氣中彌漫著卸妝油的味道。李老板正坐在鏡前,用細棉線絞去臉上的油彩,露出一張布滿細紋卻依舊端莊的臉。

      “王道長,您來了!”看到王破軍,李老板立刻站起來,聲音比戲里柔和,卻依舊帶著氣力,“多謝您上次給我配的‘潤喉散’,現在唱起來舒服多了。”

      “舉手之勞。”王破軍笑著擺手,指了指王衛國,“這是我養子衛國,第一次來看您的戲,被您的穆桂英迷住了。”

      王衛國有些局促,撓了撓頭:“李老板,您唱得太好了,尤其是‘我不掛帥誰掛帥’那句,俺聽了心里特別帶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李老板笑了,眼角的皺紋擠在一起:“孩子,不是我唱得好,是穆桂英這個角色好,是咱們中國人的骨氣好。日軍在的時候,他們讓我唱《櫻花謠》,我寧肯啞了嗓子也不唱——戲可以不演,但骨氣不能丟!”她拿起桌上--&gt;&gt;的戲服,指尖撫過靠旗上的刺繡,“這件戲服是我婆婆傳下來的,抗戰時藏在炕洞里才沒被鬼子燒了,現在終于能重新穿在身上,唱給中國人聽了。”

      離開后臺時,王衛國的心里沉甸甸的。他摸了摸胸口的手帕,突然覺得京劇和那些犧牲的先烈一樣,都是民族的“脊梁”——哪怕經歷戰火,只要有人堅守,就不會斷。

      從三慶園出來,太陽已經偏西。王破軍提議去隔壁的天樂軒茶館聽相聲,說“剛看了激昂的京劇,再聽聽逗樂的相聲,換換心情”。茶館比戲樓小,卻更熱鬧,八仙桌擺得滿滿當當,伙計穿梭其間,吆喝聲此起彼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