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趕緊湊過去,把陶殼的花紋畫在筆記本上,還特意量了花紋的間距:“李師傅,引信泡煤油是為了防潮嗎?”“不光是防潮,還能讓引信燒得更穩,不然遇到風就滅了。”李師傅拿起一根引信,點燃后遞給小桃看——引信燒得很均勻,沒有火苗,只有紅色的火星,“你看,這樣的引信才合格,不會提前炸,也不會滅。”
王衛國拿起一個組裝好的手榴彈,重量比繳獲的日軍手榴彈輕些,卻更趁手。空冥天賦里,他能“感覺”到陶殼里火藥的分布,很均勻,引信也插得很正,是合格的danyao。他想起去年炸韓家峪據點時用的土手榴彈,外殼是木頭做的,威力小還容易炸不碎,跟眼前的陶制手榴彈差遠了,心里突然有了個想法:“李師傅,要是在陶殼里加些碎鐵片,是不是威力能更大?”
李師傅眼睛一亮:“碎鐵片?俺咋沒想到!這樣炸的時候,除了陶片,還有鐵片,能打得更遠!”他立刻從旁邊的筐里拿出些碎鐵片,往一個陶殼里加了點,再裝上火藥和引信,“等會兒出去試炸,看看效果!”
中午時分,大家跟著李師傅走出山洞,在山坳里找了塊空地,李師傅把加了碎鐵片的手榴彈放在遠處的土坡上,點燃引信后趕緊躲到樹后——“轟隆”一聲,手榴彈炸了,土坡上的泥土和碎草濺起半米高,遠處的樹枝上還掛著幾片陶片和碎鐵片,比普通的陶制手榴彈炸得范圍更大。
“成了!真的成了!”李師傅興奮地拍著手,“以后咱們的手榴彈都加碎鐵片,威力能提三成!孩子,你這主意好,幫了俺大忙了!”
王衛國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其實這是他在異時空的抗戰劇里看到的,沒想到真能用上。他突然明白,兵工學習不是“單向的學”,而是“互相琢磨”——老師傅們有經驗,自己有來自未來的“小技巧”,結合在一起,就能造出更好的武器。
午飯是在兵工廠吃的,李師傅煮了紅薯粥,還蒸了玉米餅,大家圍坐在山洞外的石頭上,邊吃邊聊。李師傅說,兵工廠剛建的時候,只有三個人,連個像樣的鐵砧都沒有,靠一把鐵錘、一個土爐,造出來的第一支土槍還炸了膛,可沒人放棄,慢慢試,慢慢改,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張連長說,去年反掃蕩時,兵工廠的工人連夜造了五十顆手榴彈,送到前線時還熱乎著,幫武工隊打退了日軍;王破軍說,玄真派的“鑄器法”講究“心要靜、手要穩”,跟兵工廠的“鍛打之道”一樣,都是“慢工出細活”。
下午,李師傅又教大家怎么給土槍裝準星——用銅片剪成三角形,焊在槍管前端,再用砂紙磨平,這樣瞄準更準;還教怎么修土炮的炮架——用樟子松做支架,再用鐵條加固,能減少后坐力。小李學得最認真,連吃飯時都在琢磨錘法;小桃把學到的都記在筆記本上,滿滿寫了十幾頁,還跟李師傅要了張火藥配比表,說“回去貼在馬家堡的鐵匠爐旁,大家都能學”;王衛國則跟李師傅聊起了怎么改進土炮的射程,說“要是在炮筒里加幾道螺旋紋,跟土槍的膛線一樣,說不定能打得更遠”,李師傅說要試試,還讓王衛國下次來的時候看改進后的土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夕陽西下時,該回馬家堡了。李師傅給了他們一包火藥樣品、兩個陶制手榴彈外殼和一張槍管鍛打圖紙,還特意跟小李說:“要是想學制槍,隨時來,俺教你。”小李激動得連連點頭,把東西小心地放進木筐里,像捧著寶貝一樣。
走在回馬家堡的路上,小李還在念叨今天學的錘法,小桃在筆記本上補充細節,王衛國則想著兵工廠的場景——昏暗的油燈、發亮的鐵砧、認真的工人,還有李師傅那句“只要肯琢磨,土辦法也能造好武器”。空冥天賦里,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的馬家堡:鐵匠爐里鍛打著土槍槍管,鄉親們在調配火藥,孩子們在旁邊看著,記著,學著,以后的馬家堡,不僅有學校,還有自己的“小兵工廠”,再也不用怕敵人來了。
“今天沒白來,學了不少東西。”張連長走在前面,聲音里滿是欣慰,“以后咱們跟兵工廠多聯系,學他們的技術,咱們馬家堡也能自己造武器,守好家園。”
王破軍點點頭:“玄真派說‘學無止境’,今天學的鍛打、配火藥,只是開始,以后還要學更多,才能讓咱們的家變強。”
回到馬家堡時,天已經黑了。趙嬸在村口等著,看到他們回來趕緊迎上去:“咋樣?兵工廠里能造啥?俺們馬家堡能學不?”王衛國把火藥樣品遞給趙嬸,把今天的經歷說了一遍,趙嬸聽得眼睛發亮:“俺明天就把鐵匠爐收拾出來,咱們也試試鍛打槍管,說不定以后咱們馬家堡也能造土槍!”
晚飯時,大家圍坐在地道的安全屋里,就著紅薯粥,聊今天在兵工廠的收獲。小李說要跟李師傅學制槍,小桃說要把筆記本里的內容抄下來,分給鄉親們,王衛國說要跟趙嬸一起試試改進土炮,張連長說要跟兵工廠訂一批火藥,王破軍則說要把《玄真子兵要》的“鑄器法”抄給李師傅,互相學習。
夜深了,王衛國躺在茅草上,手里攥著兵工廠給的槍管鍛打圖紙,空冥狀態里能“聞”到圖紙上殘留的鐵屑味,能“聽”到外面松樹林的風聲,能“感覺”到懷里母親的手帕傳來的溫熱——娘,今天俺去了兵工廠,學了怎么造土槍、配火藥,以后咱們馬家堡也能自己造武器了。俺會找到你,帶你看咱們造的武器,看咱們蓋的學校,看咱們越來越強的家。
窗外的月光透過通風口照進來,落在圖紙上,照亮了上面的槍管線條。王衛國知道,兵工學習不是結束,是開始——以后要學更多的技術,造更好的武器,守好家園,實現“強我中華”的誓。他一點都不覺得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走,身邊有戰友,有鄉親,有兵工廠的老師傅,還有兩個時空里共同的信念,指引著他往前走。
喜歡奮斗在激情歲月請大家收藏:()奮斗在激情歲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