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巖盯著成彥看了半天,突然嘆了口氣,靠在椅背上,伸手揉了揉太陽穴——他的太陽穴上有個小紅點,是昨晚熬夜長的痘痘。“我懂你的意思了。”他說著就把桌上的文件往旁邊推了推,露出底下那張泛黃的便簽,“之前總想著‘趁熱度多接活’,忘了你這大半年有多累——從敦煌錄節目,你熬了三個通宵剪片段;到巴黎拍《守望者》,你淋了雨發燒,還堅持拍喂貓的戲;再到戛納,你每天只睡四個小時,還得背法語臺詞。”他說著就從抽屜里拿出個小盒子,里面是盒潤喉糖,“你上次在戛納說嗓子疼,我特意讓王姐買的,你拿著。休息就休息,我跟王姐說,把這些邀約都往后排,急活先推了,重要的項目跟對方說‘成彥需要時間沉淀’——真要是好機會,不會因為一個月就跑掉。”
小夏還噘著嘴,卻悄悄把那張珠寶設計圖疊好,放進文件袋,手指在設計圖上輕輕摸了摸:“那……休息期間,能帶我去敦煌嗎?我還沒見過真的飛天壁畫呢,你之前跟我說張師傅會做壁畫拓片,我想跟著學學,還想嘗嘗敦煌的驢肉黃面——老陳總說‘比北京的炸醬面好吃十倍’!”
成彥笑著點頭,伸手拍了拍小夏的肩膀:“好啊,等我把筆記整理完,咱們就去。老陳還說,他茶館新到了明前茶,是杭州龍井,讓我休息了過去嘗嘗,順便幫他看看新掛的敦煌壁畫復制品——他說那幅復制品是按11做的,連顏料都跟原壁畫一樣。”
這時,手機在口袋里震了震。成彥掏出來,是顧懷安發來的消息,附帶一張照片:敦煌的胡楊林黃得像撒了層金粉,樹下擺著個青瓷茶杯,杯身上畫著小梔子——那是她上次落在敦煌的茶杯,顧懷安幫她收著了。旁邊配文:“張師傅說這幾天胡楊最美,早上的陽光照在樹上,像披了層金衣。等你回來,咱們去看日落,他還說要教你做壁畫拓片。休息不用急著回復消息,我把你喜歡的那本《敦煌壁畫考》寄到你家了,里面夾了張胡楊葉,是昨天撿的。”后面跟了個手繪的小梔子,花瓣上還畫了杯熱茶,旁邊寫著“記得按時吃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成彥看著照片,嘴角的笑意漫到眼睛里,指尖在屏幕上輕輕碰了碰那個小梔子。她抬頭看向窗外,晨光更暖了,樓下的車水馬龍好像也慢了點——有個媽媽抱著孩子過馬路,孩子指著天上的風箏笑,畫面軟得像。原來所謂的“新開始”,不是追著機會跑,而是先停下來,把走過的路好好捋一捋,把心里的“空”填上——就像張師傅修復壁畫那樣,等顏料干透了,再補下一層,這樣才能牢牢扎根,不會輕易裂開。
陸巖把桌上的文件分類收進抽屜,突然想起什么,從里面掏出個小本子——封面是敦煌壁畫的紋樣,土黃色的封皮上印著“敦煌研究院文創”的小字。“對了,老陳昨天還發消息,說讓你休息時別總悶在家里,多出去走走。”他把小本子遞給成彥,“這是老陳給你的,他說這是敦煌研究院的文創,跟壁畫用的是同一種礦物顏料染的,放久了也不會褪色。里面夾著張他寫的便簽,你看看。”
成彥接過小本子,指尖摸了摸封皮上的壁畫紋樣,糙糙的,像真的壁畫。她翻開本子,里面夾著張淺褐色的便簽,是老陳的字跡,寫著:“慢慢來,好戲在后頭。敦煌的胡楊,長了三千年才成林,好演員也一樣,急不得。”她攥著小本子,手包里的玉簪又輕輕晃了一下,陽光落在她的風衣上,暖得像敦煌的日落。
她知道,這一個月的休息,不是“放棄機會”,而是給未來的自己攢力氣——等她整理好筆記,看過胡楊日落,跟著張師傅學做拓片,再拿起新劇本時,心里會更踏實,演出來的角色,也會更有“根”。就像老陳說的,好演員不怕等,好戲也不怕等。
喜歡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請大家收藏:()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