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朱允熥朱元璋 > 第34章 呂氏要給朱允熥找媳婦?

      第34章 呂氏要給朱允熥找媳婦?

      呵斥了一句之后,呂氏也知道繼續揪著這件事不放沒有意義,便輕輕哼了一聲,揮了揮手,語氣冰冷地吩咐道:

      “罷了!你先回去繼續盯著!吳王府里有任何風吹草動,哪怕是一點小事,都要第一時間傳信給本宮,不得有任何延誤!”

      侍女探子只覺得自己像是撿回了一條命,連忙連連點頭,磕了個頭后,便匆匆起身,小心翼翼地就要退出了殿內,生怕再惹呂氏不快。

      可她剛走出沒幾步,卻又突然停頓住了腳步,轉過身,看向殿內的呂氏,臉上露出欲又止的神情。

      呂氏正端著茶杯,輕輕抿著茶水,看到她這副模樣,不由得微微蹙眉,語氣不耐煩:

      “還有什么想說的?快點說!磨磨唧唧、猶猶豫豫的,成何體統!”

      這名叫做翠竹的侍女探子糾結了半晌,最終還是硬著頭皮,恭敬地開口道:

      “娘娘,奴婢斗膽進。奴婢以為,若想真正得知吳王殿下的一切行動軌跡,以及他心中的盤算與計劃,靠奴婢幾人如今的法子,恐怕是行不通了。因為吳王殿下早就知道,奴婢們是娘娘派去的探子,所以他對奴婢們極為警惕,也極為排斥。

      如今,只要有人敢靠近他所在的百米范圍之內,就會被他身邊的內侍們打個半死,根本無法靠近……”

      呂氏聞,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翠竹這番話,有道理嗎?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有道理。

      如今朱允熥防范得如此嚴密,靠安插侍女、廚子這些手段,確實已經無法再獲取任何有用的信息了。

      沉思了片刻,呂氏抬起頭,目光落在翠竹身上,語氣緩和了幾分,問道:

      “那依你之見,該用什么別的法子,才能探知那孽障的動靜?”

      翠竹沉默了片刻,下意識地環顧了一下殿內的四周……

      呂氏微微挑了挑眉,瞬間明白了她的意思,想了想,便對著殿內其他的侍女揮了揮手,語氣冷淡:“你們都先退下吧!”

      包括她的貼身心腹青兒在內,所有侍女都恭敬地應了聲“是”,然后緩緩退出了殿內。

      殿內很快便只剩下呂氏與翠竹兩人。

      呂氏這才重新看向翠竹,語氣平靜地說道:

      “現在可以說了,這里沒有外人。”

      翠竹悄悄咽了口唾沫,雙手微微攥緊,小心翼翼地壓低聲音,輕聲說道:

      “娘娘,無論怎么說,您都是吳王殿下名義上的母妃。如今吳王殿下年紀也不小了,按規矩,也該到了婚配的年紀……而他的婚事,娘娘您是有資格為他做主的!”

      轟!

      此一出,呂氏只覺得腦海中像是劃過一道悶雷,雖然沒有聲響,卻瞬間讓她混沌的大腦變得清醒無比。

      這一刻,呂氏的雙眼驟然綻放出異常璀璨的光芒,她猛地從凳子上站起身,快步走到翠竹身前,在翠竹驚恐的目光中,一把緊緊抓住了她的手掌,語氣因為激動而稍稍有些急促:

      “好!好!翠竹,本宮果然沒有看錯你!你真是沒讓本宮失望!咯咯咯……你這話,當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呂氏原本冰冷緊繃的面龐上,陡然綻放出如花般燦爛的笑容,拉著翠竹手掌的力道,也不由自主地加重了幾分,讓翠竹疼得微微蹙眉,卻不敢有絲毫表露。

      翠竹此刻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連忙順著呂氏的話恭維道:

      “娘娘平日里思索的都是家國大事,偶爾有所遺漏也是正常的。以娘娘的才智,即便沒有奴婢多嘴,娘娘也遲早會想到這個法子的!”

      “咯咯!”呂氏笑得越發開心,輕輕拍了拍翠竹的手背,語氣中滿是贊許:

      “翠竹,此次你立了大功,稍后本宮會讓人給你家送去豐厚的賞賜。你父母、兄弟姊妹往后的榮華富貴,本宮都包了!”

      “等時機合適,本宮便將你從吳王府調回來,在東宮任職,也好就近照料你。”

      這既是對翠竹的賞賜,也是一種隱晦的提醒——讓她記著今日之功,往后更要盡心為自己辦事。

      翠竹連忙垂下頭,恭敬地應道:“奴婢謝娘娘恩典!往后定當為娘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呂氏滿意地點點頭,隨后又拉著翠竹細細叮囑了許久,從如何留意朱允熥的喜好,到后續如何配合自己推進“擇妃”之事,一一交代得清清楚楚。

      片刻后,翠竹恭敬告退。

      待殿內只剩自己一人,呂氏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冰冷而危險的弧度——好啊,既然在朱允熥身邊安插侍女、廚子都無法探得他的半點消息,那本宮便給你安排個枕邊人如何?

      一想到朱允熥往后的一舉一動都將被自己安插的王妃牢牢監視,呂氏心中便抑制不住的激動。

      但她畢竟是久居深宮、養氣功夫極佳之人,深吸了幾口氣,便將這份激動壓了下去,隨即揚聲喚道:“青兒!”

      剛剛退到殿外候命的青兒,聽到傳喚,立刻快步走進殿內,躬身行禮:

      “奴婢在,娘娘有何吩咐?”

      呂氏端坐在椅子上,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你去宮門外盯著,一旦陛下從吳王府回宮,立刻來向本宮稟報,不得有半分延誤!”

      “是,奴婢遵旨!”青兒雖然心中疑惑,不明白娘娘為何突然如此關注陛下的行蹤,但還是恭敬地應下,轉身快步退出去執行命令。

      ……

      時間一晃,幾個時辰過去。

      夕陽漸漸西斜,青兒終于匆匆返回東宮,向呂氏稟報:

      “娘娘,陛下已經回宮了,眼下正在武英殿批閱奏折。”

      頓了頓,青兒又補充道:

      “奴婢還從武英殿的小太監那里打聽了些消息,今日陛下的心情格外好,批閱奏折時嘴角始終帶著笑意,偶爾興起,還會哼上幾句早年的鄉野小調呢!”

      呂氏聞,心中頓時大喜過望。

      她太了解朱元璋了——這位帝王素來喜怒不形于色,如今能有這般好心情,正是自己提出請求的最佳時機,成功率也會大大增加。

      當即,呂氏不再耽擱,連忙起身整理儀容。

      她特意挽了一個簡單素雅的發髻,換下了平日里穿的華麗宮裝,轉而穿上一身素色布裙。

      又對著銅鏡,用指腹輕輕揉了揉眼角,讓眼眶泛起淡淡的紅絲,再刻意擠出幾分憔悴的神色,看上去既哀傷又溫婉,完全是一副思念亡夫、操勞家事的賢妻良母模樣。

      做好這一切,呂氏深吸一口氣,帶著恰到好處的悲戚神情,轉身朝著武英殿的方向走去,求見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心情確實好得不得了——每當他想到不久之后,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像雪一樣晶瑩雪白、細膩無雜、價格又便宜的精鹽,不用再受粗鹽中毒之苦,心中便涌起一股難以喻的興奮與自豪。

      這等惠及萬民、開創先河的功績,古往今來,又有幾位帝王能夠做到?

      因此,當太監劉和稟報“東宮呂氏求見”時,朱元璋先是微微一怔,有些意外呂氏會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但轉念一想,或許是東宮有什么急事,便沒有拒絕,擺了擺手:“讓她進來吧。”

      劉和領了旨意,快步走出殿外,將呂氏引了進來。

      呂氏一踏入武英殿,便立刻快步走到御案前,雙膝跪地,聲音沙啞,語氣中帶著濃濃的悲戚:

      “兒媳呂氏,拜見父皇。父皇圣躬安康。”

      朱元璋正拿著朱筆批閱奏折,聞,頭也沒抬,只是隨意揮了揮手,淡淡道:“免禮,平身吧。你今日來找咱,有什么事要講?”

      即便此刻開口說話,朱元璋嘴角依舊帶著淡淡的笑意——顯然,精鹽之事帶來的喜悅,還在他心中未曾散去。

      可接下來,呂氏開口說的一句話,卻讓朱元璋臉上的笑容瞬間收斂了幾分。

      只聽呂氏柔聲道:“父皇,兒媳近日時常夜里難以入眠,偶然間想到自己年紀漸長,越發盼著能早日抱上孫子。而允炆、允熥兩個孩子,如今也都到了該成婚的年紀……是以,兒媳今日斗膽前來,是想向父皇稟報,是否該為允炆與允熥擇選妃嬪,讓他們早日成婚立業,也好了卻兒媳一樁心愿,告慰夫君在天之靈。”

      說完,呂氏便垂著頭,安靜地跪在地上,等待朱元璋的答復。

      她心中暗暗得意——自己這番話說得極為巧妙,沒有單獨提及為朱允熥擇妃,而是將朱允炆也一并帶上,既符合情理,又能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可朱元璋聽完這番話后,臉上的最后一絲笑意也消失了。

      他緩緩放下手中的朱筆,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盯著呂氏,久久沒有說話。

      那眼神太過威嚴,太過冰冷,看得呂氏心頭直發毛,后背漸漸滲出冷汗,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過了許久,朱元璋才緩緩開口,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甚至隱隱透著幾分不悅:

      “標兒才走了多久?你忘了祖制嗎?古往今來,父母去世,家中子女需為父母守孝三年,這是天經地義的規矩!可標兒離世才半年有余,你便想著為允炆、允熥擇妃成婚,你覺得,這合適嗎?”

      說到最后,朱元璋的語氣陡然加重,語調也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幾分——顯然,呂氏這番話,已經觸碰到了他的底線,讓他有些生氣了。

      要知道,朱標是他最疼愛的太子,如今太子剛逝,呂氏便急于為兒子們安排婚事,這在朱元璋看來,既是對朱標的不敬,也是對禮法的漠視。

      呂氏聞,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心中更是懊悔得無以復加——她怎么一時激動就忘了“守孝三年”這樁天大的事!

      朱標是先太子,他的喪禮規格本就極高,子女守孝更是重中之重,自己此刻提出婚事,簡直是撞到了朱元璋的槍口上!

      可事已至此,呂氏也只能咬牙硬撐,絕不能就此放棄。

      她連忙伏在地上,聲音帶著幾分顫抖:

      “是……是兒媳一時糊涂,疏忽了祖制,還望父皇恕罪!夫君剛離世半年,按祖制,長子確實應當為父守孝三年。允炆身為夫君的嫡長子,自然該恪守孝道,為夫君守滿三年孝期,婚事之事,確實該延后。”

      話鋒一轉,呂氏又將話題引到了朱允熥身上,語氣帶著幾分急切:

      “可允熥并非長子,無需像允炆那般嚴格守孝三年。若是因此耽擱了允熥的婚姻大事,怕是會誤了他的一生。兒媳思來想去,實在憂心,故而斗膽懇求父皇,允準兒媳為允熥擇選王妃,讓他早日成婚,也好讓他有個人照料起居。”

      說完,呂氏心中還暗暗松了口氣——還好,自己及時改口,將朱允炆摘了出去,只提朱允熥,這樣一來,也剛好符合自己的目的,想來父皇應該不會再拒絕了。

      可她萬萬沒想到,朱元璋聽完這番話后,徹底沒了耐心,語氣中滿是怒意,厲聲呵斥道:“放肆!兄長尚未成婚,弟弟怎能搶先成婚?這便是你教出來的規矩?呂氏,你是被豬油蒙了心,昏頭了嗎!”

      朱元璋的聲音如同驚雷般在殿內炸響,震得呂氏渾身一顫,臉色瞬間變得毫無血色。

      她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根本說不出一個字來,只能伏在地上,渾身發抖,連抬頭看朱元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

      ……

      最后,呂氏自己也記不清是怎么從武英殿走回東宮的。

      她只覺得腦子一片空白,耳邊全是朱元璋那嚴厲的呵斥聲,心中更是被一股難以喻的恐懼籠罩著,讓她坐立難安。

      她知道,自己這次不僅沒能達成目的,反而可能引起了朱元璋的疑心,往后再想對朱允熥動手,怕是會難上加難了。

      _l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