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朱允熥朱元璋 > 第34章 呂氏要給朱允熥找媳婦?

      第34章 呂氏要給朱允熥找媳婦?

      心中翻涌的震撼,早已超越了語所能承載的極限。

      此時此刻,朱元璋凝視著掌心那捧晶瑩剔透、雪白無瑕的精鹽,目光又緩緩移向一旁的朱允熥,再落到朱允熥身側那套用來提取精鹽的簡易裝置上。

      腦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溯起幾個時辰前,朱允熥談及如何解決私鹽販子泛濫問題時的模樣——那時的朱允熥,眼底滿是篤定,語氣里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如今想來,一切都有了答案!

      直到此刻,朱元璋才真正明白,當時朱允熥那份胸有成竹的底氣究竟源于何處!

      原來,他竟真的能以這般簡便的法子,快速提取出如此高品質的精鹽!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并非沒有細鹽流通,可細鹽的提取工序極為繁瑣復雜,中途損耗更是大得驚人,產量自然低得可憐。

      也正因如此,細鹽的價格常年居高不下,成了只有王公貴族、高官顯宦才能享用的稀罕物。

      而天下尋常百姓,平日里能用到的,大多是那些顆粒粗糙、甚至夾雜著毒性雜質的粗鹽;更有甚者,連這般劣質的粗鹽都難以得見,只能淡食度日。

      可眼下,朱允熥卻能用如此簡單的手法、極低的損耗、極快的速度,提取出品質遠超當今市面上所有細鹽的精鹽……這般顛覆性的突破,讓戎馬一生、見慣風浪的朱元璋,也難以抑制內心的劇烈震動。

      朱元璋緊盯著掌心那雪一般潔白的精鹽,嘴巴微微張開,久久沒有語,仿佛連呼吸都放慢了幾分。

      但他終究是執掌天下的帝王,很快便察覺出自己的失態,迅速收斂了臉上的震驚,緩緩將掌心的精鹽放回瓷碟中,目光重新投向朱允熥,竭力維持著表面的平靜,不動聲色地問道:

      “這法子,能在天下推廣嗎?能否支撐大規模提取精鹽?”

      一旁挽著袖子、衣擺上還沾著些許鹽末的朱允熥,其實自始至終都在悄悄觀察著自家皇爺爺的神情變化。

      朱元璋最初那難以掩飾的震撼,自然沒能逃過他的眼睛——朱允熥心中暗暗松了口氣:看來,這精鹽之法,算是徹底穩了!

      隨即見老朱僅用片刻便壓下了心中的波瀾,瞬間抓住了“推廣”與“量產”這兩個核心問題時,又忍不住心生敬佩。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你大爺終究是你大爺!

      老朱能從一介乞討為生的游方僧人,一步步披荊斬棘,最終登臨九五至尊的寶座,這份洞察局勢、抓住要害的本事,絕非尋常人所能企及。

      心中暗自感慨了一句,朱允熥面上依舊神色如常,略作沉思后,條理清晰地回稟道:“回皇爺爺的話,孫兒這法子,既簡單實用,操作起來又快捷高效,完全可以推廣到各省各州府,實現大規模提取精鹽。”

      “除此之外,只要朝廷出面,在各地建造更高大、更完善的過濾、篩選、研磨、烘焙裝置,提取效率還能再提升數倍,產量也必將變得無比巨大。”

      “屆時,用這新提取的精鹽,完全可以替換掉市面上流通的所有粗鹽與細鹽。只要將這精鹽提取技術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那么外界那些依靠私鹽牟利的販子,便再也無漏洞可鉆。如此一來,我大明的鹽稅收入要超越宋朝,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說著,朱允熥嘴自信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篤定:

      “畢竟,論品質,這精鹽比粗鹽、細鹽要好上無數倍;論成本,如今這提取精鹽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損耗極低、效率極高,即便用粗鹽的價格來售賣精鹽,朝廷也有得賺。這樣一來,私鹽販子唯一的價格優勢,便徹底蕩然無存了。”

      “所以,價格與粗鹽相當,品質卻遠超細鹽的精鹽,老百姓會如何選擇,答案一目了然。到那時,朝廷要掌控全國各省各地的鹽稅,便會像吃飯喝水一般輕松自如。”

      話音落下,朱允熥抬眼看向朱元璋:

      “皇爺爺,這便是孫兒想到的解決之法,您還滿意嗎?”

      朱元璋聽到此處,呼吸不由得微微急促了幾分。

      他凝視著朱允熥那張尚顯稚嫩,卻已隱隱露出鋒芒的面龐,心中既有震驚,又有難以抑制的喜悅。

      最終,他只是伸出手,輕輕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語氣中滿是認可:

      “好!好!此事,便交由你來辦!務必將這精鹽提取之法推廣到各省各地,既能造福天下百姓,也能為朝廷帶來實實在在的益處!”

      說完這話,朱元璋盡管竭力壓制著嘴角的笑意,可眼角堆起的細密皺紋,還是徹底出賣了他此刻的好心情——顯然,他對朱允熥這份答卷,滿意到了極點。

      朱允熥當即拱手行禮,恭敬地應道:

      “孫兒領命!不過,此事若只靠孫兒一人,怕是力有不逮。畢竟,鹽稅改革一事事關重大,其中牽扯的利益盤根錯節,牽涉甚廣。孫兒如今并無實權在手,推行起來難免會遇到重重阻礙,恐怕難以將此事真正落實下去。”

      “因此,孫兒斗膽懇請皇爺爺,在關鍵時刻能為孫兒推一把,為孫兒保駕護航,掃平前路的障礙,助孫兒將這精鹽提取之法順利推廣開來!”

      “哈哈!”朱元璋聽完,忽然爽朗地大笑一聲,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朱允熥,語氣中帶著幾分贊許與調侃:

      “算你這小子謹慎!沒有打腫臉充胖子,一口應下所有事,還知道主動向咱求助、提要求,沒白長心眼!”

      朱允熥不以為意地聳了聳肩,語氣坦誠:

      “孫兒又不傻。這鹽稅改革,歷來都是歷朝歷代的難題,每一次推行鹽稅改革,都會引發無數風波,死傷人命更是常事,真正能成功的,更是寥寥無幾。這里面的水有多深,孫兒或許說不清楚,但孫兒心里清楚,這水絕對深不見底,以孫兒如今的小身板,根本扛不住這般壓力。”

      “而要說如今這大明王朝中,有誰能扛得住這份壓力,那便只有皇爺爺您一人而已,舍您其誰呢?”

      聞,朱元璋又認真地看了朱允熥兩眼,眼中的欣賞更甚,忍不住笑了笑:

      “不錯,你能意識到這一點,就比你二哥朱允炆要強上不少。”

      “真的嗎?”朱允熥立刻抓住機會,順著話頭往下說,語氣中帶著幾分“得寸進尺”的狡黠:“那皇爺爺既然知道孫兒比二哥強,不如現在就下旨,冊封孫兒為皇太孫吧!”

      這話聽得朱元璋一陣無語,卻也早已習慣了朱允熥這厚臉皮,并未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而是話鋒一轉,正色道:

      “咱并非要你參與此次的鹽稅改革,而是要你負責精鹽提取的技術改革。你要將這門技術,親自教給各省各地的都轉運鹽使司,讓他們真正學會這門技術,并且能熟練運用起來。”

      “至于鹽稅改革的后續事宜,還是由咱親自來處理。你說得沒錯,你這小身板還太嫩,還經不起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家伙折騰。”

      說著,朱元璋還帶著幾分調侃的目光,掃了朱允熥一眼。

      朱允熥對此倒是沒有絲毫不滿,反而松了口氣,臉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如此一來,孫兒便徹底放心了!”

      見朱允熥是真心實意地承認自己的不足,沒有絲毫托大的心思,朱元璋心中越發欣慰,臉上的笑容也柔和了許多。

      仔細回想一番,朱元璋才猛然發覺,最近這段時間,朱允熥這個以往他從未過多在意的孫子,已經給了他太多太多的驚喜。

      面對朱允炆一方帶來的刁難與壓力,他能快速識破陰謀,用高超的手段從容反擊;

      燧發槍與復合弓的問世,更是足以徹底改變大明軍隊實力、扭轉戰場局面的重大利器;

      如今,他又拿出了這精鹽提取之法,既能解決大明百姓吃鹽難、吃鹽險的問題,又能徹底改善大明鹽稅積弊……

      除此之外,朱允熥還展現出過目不忘的過人才智、登峰造極的廚藝、出神入化的箭術,以及遠超同齡人的謀略與見識……

      這一切,都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包括他這個執掌天下的皇爺爺。

      想到這些,朱元璋不由得微微恍惚了片刻。

      原來不知不覺間,朱允熥在他心中的分量,已經重到了這般地步。

      再想想自己像朱允熥這般年紀時,還在皇覺寺里做著伙夫,每天挑水、打柴、燒火,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而如此優秀的朱允熥,再加上他為大明所做出的這些實實在在的貢獻……似乎,讓他來做這個皇太孫,也是完全足夠的。

      就在這一刻,朱元璋心中那桿原本搖擺不定的天枰,徹底朝著朱允熥的方向傾斜!

      甚至有那么一瞬間,朱元璋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沖動,想要當場下旨,冊封朱允熥為皇太孫——不為別的,單就朱允熥如今所展現出的潛力,就已經遠超他對繼承者的所有要求,甚至比他辛辛苦苦培養了幾十年的先太子朱標,還要更加優秀。

      但最終,理智還是戰勝了沖動。

      朱元璋心里跟明鏡似的,他清楚地知道,現在還不是冊封皇太孫的最佳時機,貿然行事,只會引發更多的動蕩。

      微微瞇起雙眼,朱元璋再次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語氣中帶著意味深長:“莫讓咱失望!”

      朱允熥不知道老朱心中想法,只當皇爺爺是在叮囑自己,要好好將精鹽提取技術推廣下去,當即用力點頭,語氣堅定:

      “皇爺爺拭目以待便是!孫兒定不辱命!”

      朱元璋笑了一聲,沒有點破自己的心思,反而話鋒一轉,語氣卻故作嚴肅:“咱餓了,今天便在你這吳王府里吃午飯吧!”

      朱允熥本以為自家皇爺爺還要交代什么重要的事情,都準備好嚴肅對待了……沒承想等來的卻是這么一句,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但他很快便想通,自己這身大師級的廚藝,終究還是徹底征服了自家皇爺爺。

      這倒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朱允熥當即沒有絲毫猶豫,朝著廚房的方向大步走去,一邊走一邊高聲說道:

      “好!皇爺爺稍等!今早孫兒親自給您燉條鮮美的鯽魚湯,再來一道您愛吃的紅燒排骨,配上香噴噴的蘇州大米飯,保準讓您滿意!”

      朱元璋聽著這話,喉嚨不由得動了動,有些想咽口水,卻還是強忍著,只是不輕不重地“嗯”了一聲,便坐在椅子上,安心等待開飯。

      ……

      而朱元璋出現在吳王府的消息,終究還是沒能瞞住,也根本不可能瞞住,也沒想瞞住。

      畢竟,如此一位九五之尊,大白天光明正大地走進吳王府,動靜實在太大,即便呂氏安插在吳王府里的眼線想裝作不知道,也根本做不到。

      再加上朱允熥為了給老朱做飯,直接強行霸占了王府的廚房,他那行云流水的烹飪手法,以及菜肴出鍋時散發出的濃郁香氣、呈現出的誘人色澤,徹底驚呆了原本在王府廚房任職的廚子張老三。

      而這個張老三,恰巧就是呂氏安插在吳王府里的探子之一。

      因此,消息幾乎沒有任何耽擱,便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東宮呂氏的耳中。

      呂氏得知這個消息后,面色瞬間微微一變,連忙追問探子:

      “陛下親自去吳王府,究竟是為了什么事?他們祖孫二人在府中商議了些什么?”

      可前來報信的探子卻支支吾吾,根本回答不出個一二三來。

      實在是朱允熥對吳王府的守衛極為上心,尤其是他書房周圍百米之內,更是嚴禁任何人靠近,府里的內侍們一個個嚴防死守,別說是人了,就連一只蒼蠅都飛不進去。

      所以,呂氏安插的這些探子,雖然知道朱元璋就在吳王府里,卻根本無法得知祖孫二人具體商議了什么事情,更不知道書房里發生的一切。

      呂氏的面色越發陰沉,眼神冰冷地盯著來報信的探子,語氣中滿是不滿與斥責:

      “那要你們何用?連這么點小事都查探不清楚,本宮養著你們,還有什么用?”

      前來報信的侍女探子嚇得渾身發抖,戰戰兢兢地跪在地上,支支吾吾了半晌,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連忙抬起頭,急聲道:

      “回……回稟娘娘,張老三讓人傳信來說,吳王殿下是親自動手,為陛下準備午膳的!張老三還說……還說吳王殿下的廚藝極為精湛,比他這個做了幾十年廚子的人還要厲害得多,而且……而且還得了陛下的夸贊!”

      說完這番話,這名侍女探子暗暗松了口氣,覺得自己總算不是一無所獲,多少還能提供些有用的信息。

      可呂氏聽完這番話后,面色卻變得更加陰沉難看,忍不住厲聲呵斥:

      “你們是怎么做事的?在你們的眼皮子底下,竟然讓那孽障學得了一身好廚藝,你們一個個都是廢物嗎?”

      侍女探子:“……”

      她此刻真想哭出來——吳王殿下學廚藝的事情,他們這些做探子的怎么可能管得了?

      可這話,她卻只能在心里想想,根本不敢說出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