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與密信一明一暗,相繼離開夷洲。張沐站在都護府的高臺上,任由海風吹拂面龐,心中的波瀾漸漸平復。他已做出了選擇,剩下的,便是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他召集將領與屬官,下達了一連串命令:加快新式戰船的建造速度,增加前往蓬萊洲附近海域的偵察頻次,加強與納瓦霍各部落的聯系,同時,開始著手規劃一條向更南方探索的航線,仿佛要將所有的精力與思緒,都投入到這無盡的大海之中。
而在長安,阿嬌先于朝堂收到了那封密信。看著那熟悉的字跡與那句“此身此心,早有所屬,滄海桑田,此志不移”,她一直緊繃的心弦終于微微一松,一股暖流驅散了連日來的寒意與憤怒。
她將密信湊近燈焰,看著它化為灰燼,眼中卻閃爍著明亮而堅定的光芒。
他做到了。用他的智慧與決絕,回應了那場來自未央宮的狂風驟雨。
數日后,張沐的奏章抵達長安,在朝堂上引發了一陣不小的騷動。大臣們雖對張沐的“不識抬舉”感到驚訝,但更多的,是對其“公而忘私”、“決心可鑒”的贊嘆。尤其是那句“割發明志”,更是堵住了所有想說他不識好歹的嘴。
劉榮看著這份情理兼備、卻又寸步不讓的奏章,臉色陰沉了片刻,最終還是在阿嬌平靜的目光注視下,勉強擠出一句話:“張愛卿……忠勇可嘉。既然他心意已決,朕……便準他所奏。賜婚之事,容后再議。”
這一局,他未能得逞。
退朝后,劉榮獨自在宣室殿內,將張沐的奏章反復看了幾遍,尤其是那“割發明志”四字,他的指尖在上面重重劃過,留下一道淺淺的折痕。
“好一個張沐……好一個‘身心已許社稷’……”他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被忤逆的怒意,以及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對那份堅定與專一的嫉妒。
東海的風波暫時平息,但長安的暗流,卻因張沐這封措辭剛烈的回奏,涌動的更加湍急了。所有人都知道,陛下與長公主之間,陛下與張都護之間,那層微妙的窗戶紙,已被徹底捅破。
未來的路,注定更加崎嶇難行。
喜歡金屋辭:鳳弈未央請大家收藏:()金屋辭:鳳弈未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