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元年,冬。
景帝在服下解藥三日后蘇醒,但龍體已衰,無力回天。臘月初八,下詔傳位于四皇子劉徹,自為太上皇,移居甘泉宮靜養。
詔書一下,舉國嘩然。一個四歲的孩子繼承大統,在本朝前所未有。
但更讓人震驚的是輔政大臣的名單:丞相衛綰、太尉竇嬰、御史大夫直不疑,以及...鎮國翁主陳阿嬌。
“女子預政,亙古未聞!”朝野間反對聲浪不絕。
然而當劉徹身著縮小版的龍袍,在未央宮前殿接受百官朝拜時,所有人都安靜了。
這個孩子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稚嫩的面容卻帶著帝王的威儀。他開口的第一句話就震懾了全場:
“朕年幼登基,全賴眾卿輔佐。然國有國法,朝有朝綱。自即日起,恢復文帝舊制,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聲音清脆,卻字字千鈞。連最反對的老臣都不得不承認,這個孩子確有帝王之相。
登基大典后,劉徹單獨召見阿嬌。
“姐姐,”他依然用著舊稱,但語氣已不同往日,“朕需要你的幫助。”
阿嬌跪坐在下首,姿態恭謹卻并不卑微:“陛下請講。”
“母妃...太后她...”劉徹頓了頓,“朕將她軟禁在長樂宮偏殿,但她仍在暗中聯絡舊部。”
阿嬌并不意外。王娡苦心經營多年,豈會甘心就此放手?
“陛下的意思是?”
“請姐姐執掌蘭臺,監察后宮。”劉徹目光深邃,“尤其是...長樂宮。”
阿嬌心中冷笑。這是要她做惡人,替他監視生母。
“陛下,此事恐有不妥。太后畢竟是...”
“正因她是太后,才更需謹慎。”劉徹打斷她,“姐姐,這不僅是朕的私事,更關系江山社稷。”
他取出一卷密報:“姐姐請看。”
密報記載著王娡近日的動向:秘密接見趙國使者,暗中聯絡淮南舊部,甚至...與匈奴有書信往來。
阿嬌心中震驚。王娡這是要引狼入室?
“陛下如何打算?”
“朕已命竇嬰加強邊境防務。”劉徹道,“但內憂不除,外患難平。”
他起身,向阿嬌深深一揖:“請姐姐助朕。”
阿嬌看著這個年僅四歲的孩子,忽然覺得他比前世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更加可怕。
“臣遵旨。”
走出宣室殿時,阿嬌在殿外遇見了前來謝恩的竇嬰。
“翁主留步。”竇嬰神色凝重,“陛下今日在朝會上...罷了李廣的官。”
阿嬌一怔:“為何?”
“李將軍反對陛下重用宦官,語沖撞了陛下。”
阿嬌心中一驚。劉徹這才登基第一天,就開始清除老臣?
“舅舅怎么看?”
“陛下...心思深沉,不似孩童。”竇嬰壓低聲音,“翁主當早做打算。”
回到蘭臺,阿嬌立即召見核心成員。
劉無采已成為蘭臺社的得力干將,她帶來一個重要消息:“淮南王在獄中自盡了。”
“自盡?”阿嬌蹙眉,“可有驗尸?”
“廷尉府說是咬舌自盡,但...”劉無采欲又止。
“但說無妨。”
“無采查驗過尸體,舌根斷裂的方式...不像是自己咬的。”
阿嬌與淳于瑤交換了一個眼神。滅口。這是劉徹的手筆。
“還有其他消息嗎?”
“有。”李婉兒接口,“陛下今日下旨,擢升韓嫣的弟弟韓說為黃門侍郎。”
韓說?阿嬌想起那個在太醫署毒殺案中僥幸逃脫的小內侍。劉徹重用此人,意欲何為?
“繼續監視。”
當夜,阿嬌秘密前往長樂宮偏殿。
王娡被軟禁在此,待遇依舊優渥,但失去了自由。見到阿嬌,她并不意外。
“你來了。”她淡淡一笑,“是徹兒讓你來的?”
“太后安好。”阿嬌行禮。
王娡輕笑:“安好?被親生兒子軟禁,何來安好?”
她走到窗前,望著未央宮的方向:“你知道嗎?徹兒三歲時就會模仿他父皇的筆跡了。”
阿嬌心中一動:“先帝的傳位詔書...”
“是他仿寫的。”王娡轉身,眼中是掩不住的驕傲與痛楚,“我親眼看著他寫了一個月,直到以假亂真。”
原來如此!難怪劉徹能拿出“傳位密詔”!
“太后為何告訴臣這些?”
“因為我不想死得不明不白。”王娡直視阿嬌,“徹兒下一步要清除的,就是我。”
阿嬌沉默。她看得出來,王娡說的是實話。
“太后需要臣做什么?”
“保護陽信。”王娡遞過一個錦囊,“這里面是我所有的勢力名單。用它們,換陽信平安。”
阿嬌接過錦囊,心中復雜。這個機關算盡的女人,最終還是在為女兒打算。
“臣盡力而為。”
離開偏殿時,阿嬌在宮門外遇見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陽信公主。
十歲的小公主穿著素服,眼中含淚:“阿嬌姐姐,母后她...”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公主放心,太后很好。”阿嬌輕撫她的頭發,“公主近日可好?”
“我...我害怕。”陽信低聲道,“皇弟他...變了。”
連十歲的孩子都感覺到了嗎?阿嬌心中嘆息。
“公主記住,無論發生什么,都要好好活著。”
送走陽信,阿嬌獨自在宮道上漫步。寒風刺骨,她卻感覺不到冷。
未央宮還是那個未央宮,但空氣已經不同了。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每句話都藏著機鋒。
“翁主好雅興。”一個清朗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阿嬌回頭,見韓說提著燈籠站在那里。這個曾經的卑微內侍,如今已是黃門侍郎,權勢熏天。
“韓侍郎。”
“陛下請翁主去宣室殿一趟。”
宣室殿內,劉徹正在批閱奏章。四歲的孩子坐在堆滿竹簡的案后,神情專注。
“陛下。”阿嬌行禮。
劉徹抬頭,露出一個孩童應有的天真笑容:“姐姐來了!快來看,朕寫的字可好?”
他舉起一方絹帛,上面工工整整地寫著“勵精圖治”四個字。
阿嬌由衷贊嘆:“陛下筆力精湛。”>br>“太傅也這么說。”劉徹放下筆,狀似隨意地問,“姐姐剛才去見母后了?”
來了。阿嬌心中警醒,面上不動聲色:“是。太后讓臣轉告陛下,她一切安好,請陛下不必掛心。”
劉徹笑了笑:“母后總是這樣,為朕操心。”
他走到阿嬌面前,仰頭看她:“姐姐,若朕與母后必須選一個,姐姐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