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賽階段,題目是“創意粵菜”。蘇炙苦思冥想,喃喃自語:“傳統與創新結合,怎么才能出彩呢?”最終,他決定將傳統粵菜的食材與西式烹飪手法相結合。
他一邊準備食材,一邊小聲嘀咕:“鮮嫩的蝦肉,裹上燕麥片和杏仁碎,再配上樹莓藍莓醬汁,應該會有不一樣的口感。”
周圍的選手們投來好奇的目光,有人小聲議論:“他這做法挺新奇的,不知道味道咋樣。”
蘇炙選用鮮嫩的蝦肉,裹上一層用燕麥片和杏仁碎混合而成的“外衣”,放入低溫油鍋中慢炸。
出鍋后的蝦肉外酥里嫩,搭配上用樹莓和藍莓調制的酸甜醬汁,口感層次豐富,仿佛一場在味蕾上的奇妙旅行。
評委們品嘗后,一位評委驚喜地說:“這創意太棒了,口感豐富,味道獨特,很有想法。”獨特的創意和精湛的廚藝讓蘇炙再次贏得評委們的青睞,成功進入決賽。
決賽要求選手在一定時間內制作一道能代表粵菜特色的大菜。蘇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鮑汁扣鵝掌”。
“這鵝掌可得處理好,老湯慢燉才能軟糯入味。”蘇炙一邊精心處理鵝掌,一邊說道。他用老湯慢燉鵝掌的同時,開始熬制濃郁鮮美的鮑汁。
那濃郁的香味逐漸在廚房中彌漫開來,引得周圍的人紛紛側目。
旁邊一位選手忍不住問:“蘇炙,你這鮑汁打算怎么調啊?”
蘇炙笑著回答:“用老母雞、排骨和鮑魚一起熬,鮮味才夠足。”
在裝盤時,他巧妙地將鵝掌擺成花朵形狀,淋上金黃透亮的鮑汁,周圍再點綴上翠綠的西蘭花,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
這道菜無論是色澤、香氣還是口感,都堪稱一絕。評委們品嘗后,贊不絕口,最終蘇炙在這場比賽中獲得了季軍的好成績。
在另一場“粵港澳大灣區廚藝邀請賽”中,初賽要求每位選手現場制作一道快手粵菜。比賽現場氣氛熱烈,倒計時的鐘聲仿佛敲在每個選手的心上。
蘇炙迅速選擇了“豉椒炒蜆肉”,嘴里念叨著:“快手菜,講究的就是速度和火候。”
他熟練地將蜆肉焯水去腥,然后熱鍋下油,爆香豆豉和辣椒,迅速放入蜆肉翻炒,加入少許生抽、白糖和料酒調味,最后撒上蔥段出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動作嫻熟得讓人眼花繚亂。
一位評委在旁邊觀察,點頭說:“動作很熟練,就看味道怎么樣了。”
這道菜香氣撲鼻,蜆肉鮮嫩彈牙,評委們品嘗后紛紛認可,蘇炙順利進入復賽。
復賽環節,主題是“海鮮粵菜的創新”。蘇炙以龍蝦為主料,邊處理龍蝦邊思考:“龍蝦肉滑炒,用殼熬湯,再加點椰汁、牛奶和咖喱粉,應該能有新風味。”
他將龍蝦肉取出切成小塊,用蛋清和淀粉上漿,放入溫油中滑炒至變色盛出。接著,用龍蝦殼熬制湯底,加入椰汁、牛奶和少許咖喱粉,煮成濃郁的湯汁。
再將龍蝦肉放入湯汁中燴煮片刻,最后裝盤,撒上炸過的面包糠和香菜葉。
這獨特的搭配,讓整道菜散發出一種誘人的異域風情。
評委們品嘗后,一位評委驚訝地說:“這味道太特別了,既有海鮮的鮮美,又有獨特的奶香和咖喱香,很不錯。”獨特的口味和新穎的做法讓評委們眼前一亮,蘇炙成功晉級決賽。
決賽時,蘇炙面對眾多實力強勁的對手,選擇挑戰高難度的“八寶冬瓜盅”。
“這冬瓜得選大小適中的,才能做出精致的盅。”蘇炙一邊挑選冬瓜,一邊自自語。他細心地將冬瓜肉挖出,制成精美的冬瓜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