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在一旁看著,忍不住指點道:“蘇炙,你這火候稍微大了點,食材容易焦,注意調整一下。”
蘇炙連忙點頭,迅速調小火候,感激地說道:“多謝張師傅,我這就注意。”
李師傅也湊過來,看著鍋中的食材說:“你這調料放的順序還可以再講究些,先放生抽提鮮,再放老抽上色,這樣味道會更醇厚。”
蘇炙一邊按照李師傅說的調整,一邊認真回應:“好嘞,李師傅,我記住了,多虧您提醒。”
每一個步驟他都小心翼翼,力求做到盡善盡美。遇到不懂的地方,他還會主動向大廚們請教:“王師傅,您看我這道菜的口感怎樣才能更嫩滑些?”
王師傅思索片刻,回答道:“你可以在食材下鍋前,先用淀粉和蛋清抓勻,這樣能鎖住水分,口感自然就嫩滑了。”
就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在大廚們的悉心指導下,蘇炙學會了不少本事。他對烹飪的理解愈發深刻,廚藝也有了質的飛躍。
大廚們看著蘇炙的進步,紛紛豎起大拇指:“蘇炙這小伙子,學得快又肯吃苦,將來肯定有出息。”蘇炙聽后,心中充滿了感激與動力,對未來的廚師生涯也愈發期待。
盡管沒有系統的學習機會,可蘇炙憑借著驚人的記憶力,將大廚們做菜的每一個步驟、每一種調料的用量都深深記在心里。很快,他就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烹飪技巧。
之后,他開始輾轉于各家餐廳,學習每家的特色。他把從不同地方學到的精華,融入自己的理解中,竟然研究出了別具一格的風味。
憑借著這份執著與天賦,蘇炙開始游走在各個美食大賽賽場。
在第一場“嶺南美食新秀賽”中,初賽現場氣氛緊張,選手們個個神色專注,廚房內各種烹飪器具碰撞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響曲。
蘇炙站在操作臺前,看著周圍的競爭對手,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一定要穩住。”他選擇了一道經典粵菜“白切雞”。
“這雞可得選好咯,清遠雞的鮮嫩,那可是這道菜的關鍵。”蘇炙一邊自自語,一邊精心挑選新鮮的清遠雞。
將雞放入加了蔥姜和料酒的沸水中,他盯著火候,喃喃道:“先大火煮至斷生,可不能心急。”
周圍的觀眾和評委們都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
一位觀眾忍不住小聲說:“這小伙子看著挺沉穩的,不知道手藝咋樣。”
旁邊另一位回應:“看他選雞的手法,應該有點本事。”
隨后,蘇炙轉小火慢燜,期間他時刻關注著火候與時間,憑借著平時積累的經驗,精確地把控著每一個環節。
當雞出鍋時,皮黃肉白,肥嫩鮮美,雞皮泛著誘人的光澤,仿佛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評委們品嘗后,其中一位評委點頭稱贊:“這雞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皮滑肉嫩,不錯。”
其他評委也紛紛附和,蘇炙順利晉級復賽。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