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杰在“樂活指南”中活力四射的表現,以及他在導播崗位上展現出的技術天賦和對設備的熱忱,讓他成為了團隊的技術定心丸。
而作為小隊長的艾麗莎,她那與生俱來的領導力和對流程一絲不茍的把控,則是整個團隊高效運轉的基石。
至于劉曉藝,她的優秀則體現在一種更全面、更沉穩的層面。當她輪值到“校園快線”擔任播音員時,其表現堪稱典范。不同于貝爾拉的銳利,也不同于薇薇安的柔美,劉曉藝的播報風格是鎮定而富有說服力的。
她的聲音清越,語速平穩,即使在解讀復雜或有爭議的議題時,也總能保持一種客觀、冷靜的語態,仿佛自帶一種能夠安撫躁動、引導思考的磁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準備的資料總是最為詳實,引用的數據來源權威,邏輯鏈條清晰嚴密,讓人不由自主地信服。
同組的拉杰就曾私下對艾麗莎感嘆:“聽曉藝播新聞,感覺特別安心,好像再混亂的事情都能被她理清楚。”
而在輪到“樂活指南”時,劉曉藝又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另一面。她設計的趣味小游戲環節,并非簡單的腦筋急轉彎集合,而是往往巧妙地與校園生活、心理學小知識或當下熱點結合。
例如,她曾設計過一個“圖書館尋寶”游戲,通過幾個線索引導聽眾在圖書館不同區域尋找一本特定的冷門書籍,既有趣味性,又巧妙地宣傳了圖書館的館藏資源;
還有一個“一分鐘陌生人破冰”挑戰,鼓勵學生在課后與鄰座不認識的同學進行簡短友好的交流,并分享趣事,旨在緩解社交焦慮,促進校園社區融合。
這些環節不僅深受聽眾喜愛,也讓同組的同學們學到了不少——原來趣味性也可以做得如此有深度和巧思。
其中,對劉曉藝最為親近和佩服的,要數薇薇安。這個性格溫和、文字細膩的華裔女孩,在團隊合作中與劉曉藝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她尤其喜歡和劉曉藝一起進行節目內容策劃。在團隊討論時,每當思路陷入僵局,劉曉藝似乎總能在關鍵時刻靈機一動,提出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角度或點子。
“曉藝,你快想想,‘心聲郵筒’下周我們做什么主題好?感覺老是念信,形式有點單一了。”一次策劃會上,薇薇安托著下巴,有些發愁地問道。
劉曉藝略一沉吟,目光掃過窗外熙熙攘攘的校園,忽然眼睛一亮:“我們可以做一期‘畢業季特輯:來自學長學姐的聲音膠囊’?
邀請一些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用一分鐘的語音,分享他們四年最遺憾、最驕傲、或最想對學弟學妹說的話。我們剪輯成集,在欄目里播放。既有傳承的意義,形式也新穎。”
“這個主意太棒了!”薇薇安立刻興奮起來,“我認識好幾個很厲害的學長學姐,我去聯系!”
類似這樣的場景屢見不鮮。劉曉藝的自信并非咄咄逼人,而是源于內心知識的豐盈和思維的開闊,她待人接物時那種東方女性特有的溫婉與漂亮得體的外表,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不僅在團隊內部,甚至在課程的其他場合,她也開始吸引一些同樣積極上進的同學主動交流。那種因實力而生的光芒,自然而然地驅散了最初因嫉妒而產生的微小陰霾。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