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到了幾張熟悉的面孔,是和她同機抵達的幾位交換生,大家互相點頭致意。但更多的是陌生的面孔。
通過簡短的交流,她了解到,這個班級里的學生來源多樣:有像她一樣,通過校際合作項目集體交換過來的;
也有今天剛剛通過嚴格的語分級考試,從世界各地直接申請入讀哥大語課程的外國留學生。
這個語班規模不大,大約三十人左右,確保了老師能夠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上課鈴響,一位身材高挑、氣質干練的中年女教師走了進來,她自我介紹叫艾琳(eileen),是他們的主講老師。
艾琳老師沒有任何寒暄,直接進入了正題。她首先強調了語課程的嚴肅性和考核機制的嚴格。
“歡迎來到哥大的alp(americanlanguageprogram)。在這里,你們的每一次作業、課堂參與、小測驗、以及最終的等級考試,都會被嚴格記錄和評估。”
艾琳老師的語氣清晰而有力,“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讓你們通過考試,而是確保你們具備在哥大進行專業學習的語能力。
因此,我們的考核標準,會比你們之前經歷的托福或雅思考試,更貼近實際的學術環境。”
她開始分發今天的測試材料,并解釋道:“測試內容會涵蓋學術聽力(比如聽一段講座錄音并概括要點)、學術閱讀(分析一篇專業文章的框架和觀點)、以及基于實際校園生活場景的寫作和口語表達。”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劉曉藝拿到試卷,粗略瀏覽了一下,果然如洛錦川所料,題型非常靈活,注重應用。
聽力材料語速很快,且帶有輕微的背景雜音,模擬真實課堂環境。閱讀文章節選自一本社會學著作,詞匯和句式都相當復雜。
寫作要求是根據一份校園活動通知,寫一封咨詢郵件。口語部分則是隨機抽取一個話題,進行一分鐘的即興陳述。
整個考試過程規范而嚴謹,監考老師來回巡視,氣氛肅穆。劉曉藝深吸一口氣,沉下心來,開始答題。
她發現,確實如洛錦川提醒的那樣,有些詞匯和表達方式,與她在國內學習的標準雅思托福內容略有不同,更貼近美國校園的實際用法。
幸好她提前有所準備,加上扎實的基礎,應對起來還算從容。
當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劉曉藝交上試卷,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她看了一眼時間,差不多快到和洛錦川約定的午餐時間了。收拾好背包,她隨著人流走出教室,腳步輕快地向butler圖書館走去。
陽光正好,哥大的校園里充滿了活力。
她知道,嚴格的語班只是她在哥大生活的第一步,后面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在等待著她。
但想到即將見到的那個身影,想到他們之間那份自然而深刻的默契,她的心中便充滿了無限的勇氣和期待。
新的篇章,正在一頁頁地展開。
喜歡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請大家收藏:()重回90,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