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午飯后,劉曉藝站在悅城廣播電視臺三樓的走廊上,手里攥著一沓寫滿修改痕跡的演講稿,望著遠處禮堂門口那塊“祝本次演講比賽圓滿成功”的紅色橫幅在風中輕輕擺動。
“曉藝,在背稿子呢?這次三人接力演講的主題很有意思。”身后傳來熟悉的腳步聲,廣播站長兼任本次隊長的喬詩琪抱著一摞資料走過來,手里的筆被夾到耳朵上面,“別太緊張,我們昨晚的小型辯論會,不是已經把每個論點都梳理得很清楚了嗎?”
曉藝轉過身,接過喬詩琪分給她的一沓資料。那是他們廣播站花了三個周末在圖書館查到的關于廣播行業發展史的材料,紙張上還帶著油墨的味道和圓珠筆的批注。
全都是他們仔細默默努力的記錄,“我不是緊張,”曉藝搖搖頭,蝎子馬尾辮在腦后輕輕晃動,“只是沒想到你會推薦我負責未來展望這么重要的部分,也相當于總結。我可是這演講隊里面最年輕的呀...”
“正因為你是新人,思維才不受束縛。”喬詩琪撩了撩掉落下來的碎頭發,眸子里反射著走廊盡頭窗外的陽光。
徐子揚師兄之前說得對,你上次即興演講時關于廣播與互聯網結合的設想,連校長都說有前瞻性。
提到徐子揚師兄,劉曉藝不禁想起上周五那場決定演講主題和順序的小型辯論會。五個人擠在借用學生會的辦公室里,頭頂的老式吊扇吱呀作響,桌上擺著兩毛錢一瓶的橘子汽水,曉藝家傾情贊助的。
他們否決了“我的祖國”、“青春夢想”這些容易撞題的大主題,也排除了“校園生活”這種容易流水賬式的選題,最終三位上臺演講的統一投票拍板決定從他們最熟悉的廣播行業切入。
“廣播站是我們每天接觸的,”張強當時這樣說,手指輕敲著印有玉江中學廣播站字樣的搪瓷杯,“而且現在電視普及,廣播也逐漸變成被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正好可以挖掘深度。”
樓下傳來一陣喧嘩聲,打斷了曉藝的回憶。她探頭望去,幾個穿著悅城三中校服的學生正走出電視臺的餐廳,胸前別著閃閃發光的校徽。今天是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的決賽日,六所學校的代表隊齊聚市廣播電視臺,各自給他們設定了一間休息間。
“他們來了,”喬詩琪順著她的眼神也發現了,語氣略帶凝重,“他們是前兩輪積分第一名,比我們高出3分。”
曉藝注意到那群人中一個短發女生正抬頭看向她所在的方向,眼神銳利如刀。那是悅城三中的隊長林曉,上午初賽時她關于“鄉村教育變革中看見的中國”的演講讓曉藝記憶猶新,也成為了那場比賽的第一名。
“走吧,回去休息室等著吧。”喬詩琪拍拍曉藝的肩膀,“該去做最后團隊賽準備了。”
禮堂里已經坐滿了人,空氣中彌漫著木質座椅和粉筆灰混合的味道。舞臺上方掛著“第六屆悅城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總決賽”的紅色橫幅,兩側貼著“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電視臺臺訓。
曉藝看到徐子揚師兄正在幫他們調試小蜜蜂麥克風,他穿著熨燙平整的白襯衫和藏青色西褲,頭發梳得一絲不茍——這是他在縣市里最好的理發店弄的造型。
“麥克風測試,一二三,喂....”王志飛師兄敲了敲話筒,聲音通過老式擴音器傳遍禮堂,“今天設備沒問題,老天保佑。”
曉藝忍不住笑了,也悄悄試了一下自己的設備。
上午初賽時,他們命題演講其中有一個學生的麥克風突然失靈,他硬是靠大嗓門完成了演講。這個意外反而成了他們團隊精神的象征,被評委特別表揚過,但依舊會導致分數不會太高。
“各校代表隊請到后臺抽簽決定出場順序。”組委會老師拿著鐵皮喇叭喊道。曉藝跟著喬站長走向后臺,經過國際聯中的隊伍時,聽到他們正在用英語交流。
國際聯中是這次比賽的黑馬,前兩輪積分第三,只比玉江中學少5分。“他們今天肯定要打國際牌。”李明小聲說,“聽說請了外教專門輔導發音。”
抽簽結果出來,十支參賽隊伍的順序出來,玉江中學排在第六位,悅城三中壓軸,國際聯中在他們前面一位。曉藝覺得這個順序不錯,既能看到前面隊伍的表現,又有時間調整狀態。
第一支隊伍是市一中的代表隊,他們選擇了"科技改變生活"的主題。三個男生穿著整齊的藍色校服,用傳接棒的方式講述從算盤到計算機的演變。
當講到90年代bp機的普及時,臺下響起一片會意的笑聲——在場不少老師的腰帶上都別著這種黑色的小機器。
“表現很穩,但缺乏亮點。”彭梓峰在觀眾席和旁邊的馬翔飛低聲評價,“估計評委給分會中規中矩。”
果然,市一中超常發揮,但最后得分89.6分。接下來兩支隊伍表現平平,最高分沒超過89分。
“輪到國際聯中了。”王志飛師兄突然坐直身體,表情極為認真。“看他們的陣勢。”國際聯中的三位選手穿著改良版的中山裝,一上臺就先來了段中英文雙語開場白。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們講述“文化交流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主題時,中間一位女生甚至表演了一段京劇唱腔,引得滿堂喝彩。
“91.2分!”計分老師報出分數時,后臺一陣騷動。這是目前全場最高分,第一支突破90分的隊伍。“壓力開始大了,他們強勢追上來。”喬詩琪深吸一口氣,充滿認真。
“曉藝,記住我們練習時的節奏。志飛,歷史部分要突出廣播在特殊時期的作用。我負責現狀分析時會把話題自然過渡到曉藝的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