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個周末,悅城廣播電視臺大禮堂擠滿了參賽的學生,指導的老師團隊和觀賽的觀眾們。
“第六屆全市高校聯合廣播演講比賽,正式開始!”
“有請第一環節的《你看見的中國》命題演講即將開始,請參賽選手到后臺集合!”
本次廣播演講比賽,比賽時間為上午9:00-11:00,下午14:00-15:30,由于都是重點學校的競賽,因此正在全市主要電視以及廣播電臺,同時段轉播。
男女主持激情熱烈的開場白,點燃了準備后臺的緊張氣氛,劉曉藝攥著演講稿的手指微微發緊,嘴里一直背著自己的稿子。
她低頭看了眼腕表——這塊劉媽媽特地用超市三個月利潤給她買的上海牌女表,表盤在后臺昏黃的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給。”周漾突然來到后臺,從人群中擠過來,咧著嘴笑得燦爛,手里捧著個搪瓷缸,就遞到劉曉藝面前,“特地讓我奶奶熬的胖大海菊花茶,護嗓子的,就給你的。”
搪瓷缸微微掉漆還帶著余溫,劉曉藝輕輕地啜了一口,甜絲絲的蜂蜜味還有淡淡的中藥材味道在舌尖化開。
她抬頭看見洛錦川站在禮堂側門,白襯衫的袖口挽到手肘,正和觀眾席上坐著的徐子揚低聲交談。
見她望過來,他比了個大拇指晃了晃,眨了眨眼——這是他們約定的暗號,代表“你真的很棒。加油!”千萬語匯聚成一個手勢和一個肯定的眼神。
第一輪比賽開始前,組委會本屆搬出了個新鮮玩意——大眾評委席。三十位戴著紅袖標的各式年齡不同工作的人坐在左側區域,有菜市場賣豆腐的張阿姨,有郵局的老郵差王大爺,還有紡織廠退休門口保安的李師傅。
“這是為了體現群眾喜聞樂見,這里的評委分數占比也是很重的,畢竟正在收聽廣播的聽眾群體基本都是他們。”主持人解釋道。
“第一輪命題演講《你看見的中國》,下面由我們講解一下本輪規則,每支隊伍兩位參賽選手上場,圍繞著本次命題結合實際,進行演講,演講時間五分鐘,順序由抽簽決定,現在請各校代表上場!"
劉曉藝坐在禮堂的選手席上,看著廣播站兩位學長彭梓峰和馬翔飛走向舞臺。港島世家出生的彭師兄用啫喱把劉海都整理的有光整理,西裝口袋里插著支鋼筆;
高二的馬翔飛學長則穿著洗得發白的襯衫和打著向馬爸爸借來的領帶,領帶顏色顯得成熟了幾分但脊背挺得筆直。
"7號選手,玉江中學彭梓峰!準備啦!"
彭梓峰的演講從港島人的視角談起,講到父親生物實驗室里第一臺從港島進口的顯微鏡和第一臺由,講到母親從港島買回來的極具設計感連衣裙和中國的傳統定制服裝的對比。中國縫紉機下織出的和傳統手工織物里面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像臺精密的錄音機,連停頓都計算得恰到好處。
“…這就是我眼中的中國,既在顯微鏡下的細胞分裂里,也在縫紉機針腳的延展中。”
掌聲如雷。大眾評委席上,賣豆腐的張阿姨不住點頭。最終綜合得分9.1分,暫列第二。
緊接著上場的馬翔飛學長風格迥異。他開口就是一聲響亮的:“鄉親們好!”——模仿的是農村大喇叭的腔調。
從生產隊的算盤講到縣城第一個紅綠燈,講到如何用廣播教會鄉下的爺爺奶奶認字和聽廣播。講到動情處,他解開襯衫領口,露出里面印著“玉江中學春藤廣播站”的舊t恤。
“…我爹說廣播里都是虛的,可就是這‘虛’的聲兒,讓他第一次聽見了北京tiananmen升旗時在tiananmen上空奏響的國歌!”修自行車的老趙在評委席上拍紅了巴掌。馬翔飛最終得分8.5分,排名第五。
第一輪比賽結束后,中場休息時,劉曉藝還在整理自己下午的資料。“下午看你的了。”師兄徐子揚特地遞來已經調試好的麥克風和耳機,書頁間夾著張紙條:緊張時盯住最后一排的燈泡。
洛錦川來到后臺則神秘兮兮地塞給她個紙包:“我媽買的花旗參片,含一片嗓子清亮,醒神安心。”
“曉藝!”周漾突然從門縫擠進來,興奮又略帶一些故作神秘,“你猜誰來了?”
禮堂后排,洛錦川正彎腰跟一位白發老人說話。老人胸前的"戰地廣播員"勛章閃閃發亮——正是洛錦川的爺爺。
見劉曉藝看過來,少年悄悄比了個"v"字手勢。
“全市中學生演講比賽第二輪,自由命題演講現在開始!”中場休息十分鐘后,男女主持的聲音通過老式擴音器傳遍全場。
抽簽結果讓劉曉藝心頭一緊——她抽到了12號,正好在玉江中學上一屆自由演講最強勁的對手、市一中的劉敏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