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隔墻有耳,你不要命了。”
毛永喜低聲怒斥道,在建奴的地盤上,說建奴的壞話,可是和在皮島的時候,罵大明是是兩回事。
大明把他們沒有辦法,可建奴會拿著刀子殺人的。
說到底,都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只想著要好處,沒想過盡義務。
不過在崇禎之前的,大明上下的風氣都是這樣,耳濡目染,做出一些錯事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毛永詩縮了縮腦袋,一場急行軍,不但嚇破了他們的膽子,也耗完了他們投誠之后的喜悅。
“咱們現在該怎么辦?若是不想辦法融入到建奴······哦不是大清之中,咱們的下場絕對不會好過。”
一壺雪水很快酒杯喝完,毛永詩又添一把。
雪水融化之后,適合泡茶,可他們沒有茶葉,只能苦衷作樂。
“據說來到這里,最好是認一個主子,萬一有事了,還會有主子們給咱們出頭。”
毛永喜說著打聽來的消息,兩人現在都是難兄難弟,能夠大難不死還在一起,不互相幫扶一下,連老天爺都會看不過眼。
“咱們找誰好?”
毛永詩心里已經有了想法,可還想聽聽毛永喜的辦法。
“咱們做好事建議一些能夠對付火槍的方法作為投誠,只要西平的貝勒爺們看上了咱們的辦法,才能人一個好主子。”
毛永喜說著瞧了毛永詩一眼接著道:“在這之前咱們最好改一個名字,要不然人家還認為咱們是毛文龍的義子,肯定是不會相信的。”
毛永詩若有所思,到底是自家兄弟,連想法都差不多。
“我以后就叫就叫孔有德,據說山東孔家已經有千年歷史了,借用他們先祖的姓氏,應該能夠給我帶來好運。”
孔有德很得意自己的名字,不但姓氏占了千年世家的好運,就連名字都是有德。
什么都占全了,榮華富貴似乎也就近在眼前。
實際上孔有德這個名字,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之中真的很了不起。
在毛文龍死后不久投降后金。崇禎九年(1636年),受封為恭順王,出征朝鮮、錦州、松山等地。八旗漢軍成立時,被編入漢軍正紅旗。入關后,隨豫親王多鐸追剿農民起義軍,鎮壓了江
南各地的抗清斗爭。順治六年(1649年)改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封定南王,出征廣西。
順治九年(1652年),孔有德被南明將領李定國打敗,被困桂林,自刎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謚為武壯。
只是這么一個能夠在大清為官時,因為兵敗而自刎的人,卻在大明兵敗之后,活得好好的。
也不知道此人到底是個怎么樣的想法。
畢竟能夠反了大明的人,怎么著在最后的時刻,也掙扎一下,試試看能不能反了大清啊。
所以說,許多人對于做奴才真的是情有獨鐘。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聽到毛永詩已經想好了自己的名字,毛永喜就明白兩人是英雄所見略同。
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中。
“既然孔兄有了新的姓名,我也就不甘人后了,以后我就叫做尚可喜。”
他可放不下自家的姓,以前面對毛文龍的時候,總想著升官發財,雖然最后還是一無所有。
還被迫改了姓名,現在只是重新改了回來而已。
他倒要看看做一次自己,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
實際上,在原本的路是軌跡之中,尚可喜的人生經歷,可要比孔有德幸運一點。
尚可喜戎馬一生,身經百戰,轉戰數萬里,為清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康熙年間,晉封為平南親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尚可喜在廣州薨逝,享年七十三歲。康熙帝賜謚曰敬。
比較神奇的事情就是。
大明的人才,不知道為何都喜歡給大清建功立業,而且要知道當年尚可喜的祖父尚學禮,可就是被后金的士兵打死的。
不管怎說,家仇國恨不說似海深了,可仇視總是有的吧,難道后金改名為大清了,這段仇恨就不存在了?
或許做了奴才的人,身上總會多一些特別的東西吧。
幸好崇禎是個不學無術的人,根本就記不住這些名人的生平經歷,不然或許真的會做出把這些人收作奴才的事情來。
畢竟大明現在到處缺人,而且缺少的就是這種能征善戰的人才啊。
兩人對于自己的名字都是脫口而出,顯然都是籌備良久的。
“那么現在咱們就需要一個進身之階了,不知道有德兄有何可以教我?”
尚可喜謙虛的問道。
兩人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誰都跑不了,還不如集思廣益,好好的弄出一個可行性的辦法來。
“火槍你我都熟悉,無外乎就是彈丸飛射,其實應該和防備弓箭的辦法差不多。”
“沒錯,只是建···大清的鐵騎,現在還沒有轉換過來這個習慣,手上也沒有多少工匠打造盾牌,所以才顯得火槍不可一世。”
“所以火槍最好是用火槍來對付,當然也可以用弩箭,只不過大清的弩箭技術應該不過關,要不然在就用上了。”
······
兩人七嘴八舌的,把自己的經驗和認為可以實施的方案,都總結了出來。
在尚可喜和孔有德,為了自家前途和生命保障的時候,費勁心機的想辦法的時候。
還在皮島的袁崇煥,已經接到了大凌河堡戰役的所有經過。
這些消息不是南京的那些大臣們,從海上傳遞過來的。
而是阿敏專門派人過去給了一份詳細的經過,后面還附帶的多說了大明出現的一種全新的火器,能夠突然的爆炸,讓人防不勝防。
既是一種詢問,也是一種探討。
看怎么樣才能夠解決這種突然爆炸的火器。
火槍雖然難防,可到底是看得到對手,然而突然爆炸的火器,就很打擊士氣了。
在袁崇煥接到這份消息之后,一個人躲在房子里一天一夜的都沒有出門。
最后實在沒辦法了,祖大壽他們聯名闖進了他的房間。
“你們看看,大清的莽古爾泰,率領三萬蒙滿騎兵混雜不對,攻打大凌河堡,無論是選擇的時機,和使用的兵法都沒有一點破綻,即便是我,得沒有辦法應對,可莽古爾泰還是失敗了。”
猩紅著眼睛的袁崇煥,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可這一次,崇禎手下的局對,給了他很大的沖擊,在他的想法之中,不管是大凌河堡還是錦州總要丟一個才算完。
可現實給了他一個耳光,在寧錦防線上,似乎沒了他袁崇煥,大明更加強勢。
(本章完)
樂文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