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一燈如豆。
一群皮島上最大的將官們,圍在燈火旁,輪流瞧著袁崇煥拿出來的一封長信。
只是越看,屋子里的氣氛就越是沉默。
仿佛這一封信,否定了他們堅守寧錦防線的所有作為。
四年的寧錦防線,還不如現在的火槍兵一陣亂打,信上說的那些神乎其神的火器,他們沒有見過。
在上次建奴入關之前,大明也應該是沒有的。
可從那之后在薊通兩地開始大放異彩,到現在也已有了一發不可收拾。
想著大明在寧錦防線上面的投入,似乎還沒有崇禎在火器上的投入來得多。
畢竟一個是集聚全國之力,而另一個不過是前后花了幾萬兩銀子銀子而已。
“五年平遼還遙遙無期,現在那個叫晁剛的一接手,似乎就有了眉目。”
祖大壽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火槍兵他見過,那些崇禎派來做后勤的士兵們,身上就背著火槍。
沒看到火槍兵們戰斗,只是聽聞,自然不明白兩者之間的差距。
“這也是我想著離開寧錦防線的原因,在京師腳下,看到火槍兵的那一刻,我就察覺到,遼東已經不需要我袁崇煥了,只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么快。”
袁崇煥唏噓的說道。
他心中后悔離開寧錦防線嗎?
自然是后悔的,從一個領兵過萬的總督,到現在雖然依舊領兵過萬,可也失去了他應有的地位。
心里估么著,崇禎應該把他挫骨揚灰的心思都有了。
他還沒有接到旨意,恐怕是大明現在還有其他的掣肘存在。
大明的一場大勝,還是在野戰的時候大勝,讓在場的所有人心中都多了一些額外的心思。
袁崇煥幽幽的眼神掃過眾人,仿佛能夠看透人心一般的接著道:“你們也不要想著投靠崇禎了,人家看不上你們的。”
對于崇禎現在的用人手段,他也研究過,不問出身,只要能夠管住自己的手,最后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了。
沒有額外的要求。
可就是這種管住自己的手,在場的所有人,包括他在內,都沒有人能夠做到。
更別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了。
攬權的時候,一個個掙得頭破血流的,可要具體做事,誰還彎得下腰?
若不是權利給了他們利益,那需要掙得那么辛苦。
袁崇煥心中也有一個賬本,遼東這個地方,已經不知道死了多少任總督了,還有不知道多少人在前仆后繼的掙扎著往里面擠,就能清楚其中有多少油水。
只是這一次,輪到他之后,這樣的好處就沒了。
以崇禎對他的軍隊管理要求,沒有誰會為了他們的少將軍,砸了自家的飯碗。
糧餉已經很高了。
而且糧餉是皇上給的,可不是那些少將軍們給的。
就這一點,崇禎手下的大將,就只能有領兵打仗的權利,可沒有帶兵造反,甚至結黨營私的機會。
土壤換了,也就長不出原本大明總兵們那種奇葩的領兵大將。
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油子,袁崇煥的話,雖然刺耳,更是說中了他們的心頭所想,面上還是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咱們也要給手下裝備火槍兵,就是不知道朝廷通不通的過。”
良久,祖大壽才結束了思索,已經出走錦州了,想的再多也回不去了,還不如看看往后能不能再蹚出一條路來。
族人們總要安置,納西而跟著他的手下,也要安置。
總不能人家給他賣命,他卻連一口熱湯都不給吧。
“南京的朝廷絕對會通過,可京師絕對不會給,你見過太阿倒持的人嗎?”
袁崇煥再次打消了一些人不切實際的想法。
事實上,祖大壽想說有的,以前的遼東總督王化貞就是這么一個人,若不是此人給了建奴們機會,讓其壯大。
現在他們那還會狼狽逃竄。
“南京朝廷?那些人除了見風使舵,到現在還沒有搞出什么動靜,依我看肯定是被崇禎給嚇住了。”
何可綱的見解,也有著他自己的想法。
從崇禎之前的那些皇帝,那一個不是被朝中的大臣們吃的死死的,最多實在是在朝堂上辯駁不過皇帝,給出一點妥協。
哪像現在,據他所知,只在街頭巷尾的說幾句崇禎的壞話。
(本章未完,請翻頁)
能起什么用?
多數百姓估計只是當做故事來聽。
重要的是,現在的崇禎,根本就不為所動,一點都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似乎外面那些壞話中的崇禎,是另有其人一般。
“不是那些大臣門不厲害,而是崇禎聰明的一開始就避開了京城的漩渦,等到崇禎從西安府平滅叛賊之后,他的手中已經有了三支可戰的軍隊了。”
金蟬脫殼,或者說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崇禎玩的可比原本朝堂之上的那些人順溜多了。
等到一些人驚醒之后,恍然發現,那些火槍兵已經無人克制了。
當然原本在京師的內閣首輔韓爌也是走了一步臭棋。
計劃的很好,想法也很出彩,可隨后拉胯的也是他們那一幫人。
而且還犧牲掉了一個山海關總兵,整個薊通兩地的官員和百姓,就連他袁崇煥也是腦子進水了跟著配合了一次。
若不然他需要為了自己能夠活著,開始想盡辦法轉移根據地嗎?
而其中的變數就是,那些火槍兵的強大,瞬間就能把敵人死的粉碎,還是在人數不占優勢的情況之下。
皇太極他們的出走,不但是大明少了一個敵人。
而且也壯大了崇禎的聲勢。
許多時候,名聲沒啥用,可要是落在了一個皇帝的身上,還有哪位大臣能夠敵得過?
除了委委屈屈的說一點敗壞人家名聲的小道消息,還能做什么呢?
可就是為了這點名聲,人家崇禎也是一點都不在乎。
人若是什么都不在乎了,你還能夠拿什么去交換?
其實道理誰都懂,可問題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就沒有愿意承擔這種責任了。
“咱們都是回不去的人了,只能看著大明蒸蒸日上,或許最后你我也是大明的罪人,所以要想著活下去,最好斷了向崇禎投靠的念想,然后多想一想,怎么可以向著皇太極多要一點好處。”
袁崇煥的想法就是,加大自己能夠交易的分量,看能不能在現在的大清之中,占據一席之地。
沒了大明,外面不是還有一個大清嗎。
實在不行,就占了朝鮮,自己做皇帝。
這也是他選擇皮島的另一個原因。
歷史上的高麗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這種鳩占鵲巢的事情。
別以為換了一個名字,那一段歷史,中原的歷史上就不會去詳細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