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和北原,并沒有極道勢力,如果“兇人”還要奪經,那就剩下一個中州了。
“對啊,何時來我中州,總不能看不起中州經文,覺得不如東荒和西漠吧?”
中州的修士,尤其是幾大皇朝的傳人,心情極為復雜。
要是“兇人”來奪經,他們自然擔驚受怕;可“兇人”不來,他們反而覺得“兇人”在侮辱中州的極道傳承。
在他們看來,九黎大帝、神州大帝、太皇與古華大帝的經文,何曾弱于東荒諸帝與阿彌陀佛?
但是鴻鈞至少在目前,并沒有去往中州奪經之意,得到《阿彌陀經》全本之后,他再一次沉下心來修行。
人體如一個水庫,道行如水,戰力或者境界,則是合理利用這些水。
鴻鈞從修行之初,就一直修行真靈不昧經之中的觀想法,盡管一直沒有顯化在外,但是他的神識道行,早就有了遠勝他境界的根基。
此前因為仙臺秘境還未踏入,觀想法的效果體現不明顯,只能幫助自己鎮壓各種古經之間的真意沖突。
當他進入仙臺之后,多年的觀想,則立刻反哺鴻鈞的元神,給他提供了充沛的神識。
可以說,他此刻的神識之力,甚至都不在仙臺二重天境界的天驕之下。
即便沒有無量天功與阿彌陀經前面的修行根基奠定,也不妨礙他迅速洞悉入門之法。
在仔細體悟兩種功法的仙臺卷之后,他才發現,自己此前所想的,仙一仙二各修行一種經文,并不現實。
仙臺秘境和此前的四大秘境都不同,從仙一開始,修煉的就是神識,會因為修煉的經文,形成不同的神力。
比如修行太陰古經得到太陰神力,修行太陽真經得到太陽神力,修行虛空經則得到虛空神力等等。
當進入仙臺二重天之后,則是以仙臺一重天修出的神識神力,進一步開發人體其他寶藏。
所以,鴻鈞從一開始,就需要兼修無量天功與阿彌陀經。
如此一來,才能同時以合佛道無量之力,以神識開發自己的肉身,為仙三斬道做準備。
“佛本是道,道亦是佛,此間早有因緣,倒也不是特別麻煩。”
“道德菩提,皆為正果,紅花白藕,本是一家,自當齊頭并進。”
到了仙臺境界,同修不同的經文,其中的神力沖突,自然更遠勝此前四大秘境。
幸好,鴻鈞的《真靈不昧經》觀想法,最不怕的就是“神”的沖突。
一個和鴻鈞一模一樣的道人,高懸于識海上方,鴻鈞首先開始了對無量天功的修行。
雖說要齊頭并進,但總有先后。
阿彌陀經和無量天功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鴻鈞甚至猜測,阿彌陀佛的仙臺經文,曾經參考過無量天功。
所以,他選擇先修無量天功。
真正開始修行之后,鴻鈞才更深刻明白,這位在神話時代,名氣并不算大的天尊,殊為不凡。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