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早有準備,他提前請示曹書記,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因此張亮才敢放手一搏,他提前聯系媒體,進行前期宣傳,營造聲勢,取得群眾的大力支持。
汾東專門召開整治營商環境的現場會議,分管領導悉數到場。張亮出其不意的把各位代表提出的問題,分門別類現場公布。這些尖銳的問題,與當前提倡的優化營商環境格格不入,聽的相關領導耳紅面赤,其實他們心里也清楚一些問題,但誰也不敢去趟渾水,只是得過且過,喊喊口號罷了。如今張亮把問題擺在桌面上,明擺著說明各部門的領導平日里對問題視而不見,典型的不作為。
平日里只聽表揚,沒有批評聲的領導臉上掛不住了,被點名的相關人員在心里把張亮罵了無數遍。張亮也在心里冷笑,他還有后招等著他們。
一周后,召開問題反饋會,張亮親自帶人督查,件件落實,整改不到位的通報批評。各大企業老板,個體商戶、小微企業經營者都很滿意,但具體的政府工作人員反彈很大,他們平日里習慣了管理者的老爺作風,如今讓他們以服務者的角色進行工作,有些人適應不了,他們不敢明著來,卻暗地里給舉報企業使絆子。比如要電力檢修,隨意停電,要維修水管,停水等等。
張亮得到曹書記的大力支持,動用紀檢司法部門嚴查,抓了幾個小蛀蟲,震懾了一部分人,整個汾東的營商環境有了很大改變。
為了鞏固已有成果,張亮決定每月召開一次現場會,讓企業人士、政協委員現場提問,分管領導現場作答,用精準問題導向的方法整治營商環境。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