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豈會說得如此嚴重?
可等胡大老爺酒足飯飽,仍只字未提。
待放下碗筷,胡大老爺笑吟吟望著父子倆。
”要不,先從改制著手?”
朱元璋與朱標父子面面相覷,仿佛在看個瘋子。
什么叫”先從改制著手”?
方才議論的明明是火器改良之事啊?
怎么一開始就直接談到官制上去了?
胡大老爺慢條斯理地擦了擦嘴。
見這父子倆也沒什么心思吃飯了,索性讓宋利把飯菜撤了下去。
隨后擺上了小巧的銅爐、茶壺、茶盞等茶具。
宋利見狀,習慣性地就要上前侍弄茶具伺候幾位主子,不料胡大老爺卻一反常態地擺了擺手。
“宋利,這兒不用你忙活!”
“我來泡茶,你把其他人清走,專心在一旁記錄就行!”
“今日要談的事,旁人沒資格聽,回頭陛下他們必定要反復琢磨這份記錄。”
“所以,這差事只能交給你!”
宋利沒應聲,抬頭望向朱元璋。
胡大老爺雖然常吩咐他做事,但宋利心里清楚誰才是真正的主子。
果然,朱元璋略顯不耐地揮了揮手:“惟庸讓你辦,你照做就是了!”
“其他人都退下吧!”
“傳令禁軍,本殿周圍三十步內不得留人!”
“喏!”
原本隱匿在暗處的皇家侍衛和內侍齊聲應諾,迅速退了出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今日這里怕是要商議驚天大事。
不多時,殿內只剩下銅爐上水壺被蒸汽頂得吱吱作響的聲音。
胡大老爺不緊不慢地提起水壺,手腕輕轉,熱水沖入茶壺,一縷茶香裊裊升起。
他動作嫻熟地洗茶、溫杯、再泡、分茶……
老朱家父子原本起伏的心緒,也隨著茶香漸漸平復,靜待胡大老爺今日正式開講。
胡大老爺端起茶盞,輕輕吹散熱氣,抿了一口。
“嗯,好茶!”
放下茶盞,他看向對面父子二人,緩聲道:
“陛下、太子,先前二位或許不解,為何明明是仿造、研發火器之事,卻先提起了官制改革。”
“現在,臣便為二位解惑。”
“不過,臣有在先——臣所之事,二位姑且一聽。至于能采納多少,后續如何施行,皆由二位自行定奪。”
“如何?”
見胡大老爺神色鄭重,朱標轉頭看向父皇。朱元璋沉吟片刻,緩緩點頭。
胡大老爺此舉不過是未雨綢繆。
他可不想日后事事被追問,甚至真把差事攬到自己頭上。
既耽誤了閑云野鶴的逍遙日子,更怕招來老朱的猜忌。
得到想要的承諾后,胡大老爺指了指身旁的茶罐。
“二位,如今大明官制承襲漢唐舊制,科舉取士仍是唯一的正途。”
”不習圣賢典籍、未經科舉正途者,不僅仕途無門,縱使蒙皇恩特擢入仕,亦難逃官場傾軋!”
”世人皆視此輩為旁門左道!”
”然則此處便顯出一個癥結,起草公文、處理政務尚屬易事。”
”若有前輩提攜加之自身勤勉,不出多時便能掌握其中門道。”
”但今日陛下與太子所議火器仿制及后續研發之事,卻是另一番局面。”
胡大老爺兜轉良久終歸正題,再度指向那茶葉罐。
”當下官制,恰似這罐中茶葉。”
”不論當今圣上或未來新君,不過是擇取合口味的葉片罷了。”
”雖滋味各有千秋,烹煮火候水溫亦有差異,終究同屬茶道。”
”無非煎制手法稍作調整,本質并無二致。”
”然火器仿研之事卻有根本不同,所需非茶葉,乃甘草也!”
”縱使甘草亦可煎泡飲用,實則與茶已非同類。”
”敢問陛下、太子,若不革新官制,如何能源源不斷選拔出甘草般的官員?”
朱元璋陷入沉思。
朱標亦默然不語。
”伯父,火器仿制之事,豈非招募工匠即可?”
”我等栽培匠人不就夠了?”
”何須另覓甘草官員?”
年輕的太子毫不避諱地提出首個疑問。
胡大老爺聞含笑為朱標續茶,徐徐道:
”太子此問切中要害!”
”緣由甚是簡明——尋常讀書人眼中,工部匠人所制皆為奇技淫巧!”
”他們既不明就里,更不屑一顧!”
”如此情形下,陛下與太子如何確保新建的火器衙門里,主事官員真能恪盡職守?”
”讓一群不通此道又鄙薄技術之人執掌要務”
”豈非從根基就已歪斜?”
”怎能指望結出善果?”
”縱使二位偶遇賢才,后繼者又當如何?”
”總不能每次官吏更迭都指望天賜良機吧?”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