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一方,在正事上還有獨到的見解,這怎么看,都是一個非常罕見的英才啊。
“伯溫兄,我認為這里的少爺,一定是個英才,在同齡人中能有此眼光,實屬難得,我如果將此良才收為弟子,精心教導,一定能成大器!”
宋濂驚喜的對劉伯溫說道。
劉伯溫搖了搖頭:“回頭再議吧,先去見見那位教書先生。”
教導朱閑?
你可真敢想啊!
就憑朱閑的才智,早就是當世無雙的存在,在政務國策上,當你的老師都綽綽有余。
你還想教導人家?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嗯,這事我會留意的,不能讓此鄉賢遺留在外,要給他出頭的機會才是。”
宋濂還不知曉內情,依舊滿臉嚴肅的說道。
看來真的把此事放在心上了。
很快,在孩童的引路下,眾人就走到了一處磚瓦房前。
看著也是剛修建而成的,用料很新。
剛一進門,那孩童就先行稟報道:“先生,有人前來拜訪。”
“嘰嘰喳喳的,成何體統!”
這時,隨著一道呵聲,一名身穿布衣,看著有五六十歲的老人,從屋里走出。
他衣著簡樸,一頭銀發,倒是透出一股儒雅氣息。
此刻看見二人,先是一怔,旋即疑惑的拱手問道:“不知二位前來有何貴干?老朽好像從未見過二位。”
“呵呵,今日是我二人叨擾。”
宋濂也緊忙回禮,笑著說道:“我等是偶然途經此地,聽見這孩子在背誦論語,還讀到了《里仁》篇,非常佩服先生的教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