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先是向父親襝衽一禮:“爹,您回來了。”然后,又極為有禮的朝劉長子打招呼:“劉大哥。”劉長子朝她露齒一笑:“薇兒小姐。”每次見到周薇,總是令人心生愉悅。一開始的時候,劉長子是稱呼她“周小姐”的,后來他壯著膽子喊她“薇兒小姐”,周薇也是一如既往的微笑著回應,這讓劉長子心下莫名的歡喜不已。
當日,聽說義軍已經到了安順城外了,劉長子是很興奮的。后來,周勃他們自城墻上下來之后,卻都拉著個臉回來,還連夜搬出了城主府,住到了順來客棧。其實,劉長子是想要待在城主府的。義軍想要拿下安順城,顯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如果他能在城里面想想辦法的話,是有機會幫助義軍更快的破城的。劉長子陰差陽錯下,混進了城主府,自然也想尋機做點什么的。可是,周勃一心要搬離城主府,這事兒他顯然是阻止不了更不方便說任何反對的話的。最終,他們一起搬來了這里。
劉長子后來,還是去側面打聽了一下,究竟當日城外發生了什么事。了解過后,劉長子倒是心情復雜的。驅使城外災民去沖擊城門,這件事情肯定是不光彩的,甚至可以說殘忍的。也難怪當日薇兒會是那般樣子。想來,那樣的慘況,真的讓善良的薇兒悲傷欲絕了。只是,父親他們……之所以會這么做……想必也是“迫不得已”的吧!本身義軍雖然人多,但實際的戰力是相對低下的,這些流民既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又沒有攻城器械,甚至連手上的兵器也是之前攻取那些小城鎮時繳獲的。不僅數量有限質量也不行,許多人甚至是拿著鋤頭或者隨便撿根木棍充數的。而義軍的糧食供給問題,一直以來就困擾著他們,所以比起安順城的官兵,他們也更加沒有打持久戰的資本,因為實在是耗不起。在這種種不利因素下,他們顯然希望也有必須盡快的打贏這場仗的現實理由。所以,義軍會去使用一些非常規的“戰術”,那當然就是“迫不得已”的。
然而,義軍無論有著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此種行徑,與他們自詡的“義軍”之名,顯然是有所悖逆的。想來,薇兒小姐如今對于“義軍”的看法,必定是趨于負面的。這一點,委實是讓劉長子感覺有些“遺憾”的。雖說,就立場而,雙方本來就分屬敵對。但劉長子心里面肯定還是希望,薇兒小姐對義軍有著更多正面一點兒的觀感的。當然,這是屬于劉長子個人的一點小心思,不足為外人道也!
周勃徑直在椅子上坐了下來,喝了口薇兒遞過來的茶后,才道:“外面的局勢依舊僵持著,照此情況看,安順城應該是可以守住的,你們不用擔心。”
高芝聞,客觀的評價道:“這位蕭城主,倒是有點本事的,也確實頗有些先見之明。雖然有些……不近人情,只是在這非常時期,也是沒辦法啊。”
高芝自然是清楚周勃和蕭宏之間的矛盾的。她雖然也很同情那些被射殺的可憐百姓。可是,就現實而,蕭宏固然冷酷無情,但換一個角度看,卻也可以說他是殺伐果斷的。從關系上講,高芝自然是要力挺周勃的,但終究她們目前實際上是在蕭宏的庇護之下的,在如今的狀況下,實在是不宜和對方鬧得太僵的。有鑒于此,高芝便有意無意的幫蕭宏說了幾句話。當然,這絕不表示她選擇站隊對方的。
周勃自然不是什么小肚雞腸的人,并不會因為高芝的幾句實事求是的話,而有什么別的想法。事實上,越是這樣,越說明大家是自己人,可以直不諱的討論事情。而這種務實的態度,也才是真正在做事的態度。而且,周勃事實上也認可蕭宏的能力的,只不過對于他沒有竭盡所能的幫助城外流民甚至還下令射殺他們極不認同。雖然蕭宏有著自己的考慮,而且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終究失了仁德,令朝廷在道義上陷入了被動。即便是安順城得以保全了,但站在周勃的角度看,也是因小失大,遺禍無窮的。這實際上,是將百姓推到了叛軍一方的行為。所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這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而非只看眼前之利。彼此理念不同,顯然也不是光靠嘴巴就能說服對方的,周勃對此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他與蕭宏并沒有什么私人恩怨,若沒有這場災難及發生的這些事情,說不定大家還能相處融洽,只是,終究天意弄人!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