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說:“我們作弊并不是明目張膽地作,是在下面偷偷摸摸地發,畢竟不能讓老師太難做,不過他們應該也知道吧。我們那一屆有幾個老師管得特別嚴,也不知道他們監考的那個班的人最終是怎么過的,不過過不了可以補考嘛,補考管得就更松了,反正怎么著都能過。其實嚴也是相對的,只是不準我們太放肆,比如直接拿卷子來抄那種的。這樣的事情還真發生過,另外一個校區當年就是這樣,文理混著坐,監考老師借故出去,學生直接把卷子拿著抄。”
g說:“我們老師在考試之前說這回考試怎么著都做不了弊,因為會屏蔽手機信號。我們擔心了好久,因為平時不學,考前也沒看,歷史書什么的都是新的。不過,反正不會的也不止我一個,大家都一樣,學校還能讓大家都畢不了業?!結果考試的時候手機信號也沒被屏蔽,大家做完了就開始互相發答案。老師也是睜只眼閉只眼。會考的考場紀律真的連我們學校的月考都不如,差了去了。”g說。
筆試的幾門非高考科目如此,信息技術的考核也是如此。f以及他的同學在上機考試時,遇到不會的可以“請教”老師,老師幫忙作答。而g也是在自己班級里面考試,大家誰都不重視,遇到不會的私下交流,隨便考考就提交了。
2
評價
f和g兩人在訪談中都對會考制度持否定態度,但對于早有耳聞的小高考制度更是不贊成。f覺得會考制度完全可以不要,就是教育局為了賺錢。不過f覺得小高考制度更加恐怖,學生壓力會更大。高中那些理科理論壓根沒用,文科生又用不著做理科科研,要教就應該教點生活型的,比如生物就教營養學之類的。f認為這就是個囚徒困境,只要高考那些科目不算分,肯定就有機會主義者不學,有人不學,別人學了就會覺得浪費時間。但如果算分的話,學生負擔又會變得很重,到時候那些知識更不可能生活化,又搞理論背誦和刷題,這對文科生來說很沒有意思。f覺得還不如高二的時候將那些課取消了,反正也沒有人聽,換成體育課。大家可以被逼著出去玩玩,鍛煉鍛煉,還可以釋放下壓力。
g覺得會考存在沒有任何意義,反正都是作弊。但在會考和小高考之間選擇的話,寧愿選擇會考,因為沒有那么多精力可以分散到各門課的學習上,而且自己確實不喜歡歷史。不過g覺得作為理科生,基本的文科知識還是應該知道一些。但這樣的學習放在高一就夠了。因為高一的時候大家為了成績基本都會避免偏科,也會正兒八經地學學文科科目。如果文理分科一直存在的話,早晚都是要分的,如果有興趣的人,自己會主動尋找這方面的知識,而沒有興趣的人被逼著學那些科目是很痛苦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