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走過場——不一樣的會考氛圍
當把視線轉向會考制,通過f和g的描述,我們會發現與小高考制度下完全不一樣的備戰狀態。
1
重視度
在高二分文理科之后,f和g所在的高中雖然文科班仍然開設理科課程、理科班仍然開設文科課程,不過也都只是走個形式而已,并沒有多少人會聽。正如f所講,“高二分科,我們文科生高考只要考歷史、政治、地理,什么物理化學課就沒有人會聽,當然也會有一些人偶爾聽一下,但真的是極少數。因為聽課,你就不能干其他事情,別人在做數學題,在背英語單詞,你卻在聽高考不考的東西,不是浪費時間么!”g也向筆者描述了同樣的場景,“老師在上面也講得很無聊,因為底下的同學都在做自己的事,老師講他的,我們干自己的。有的老師就不管不問的,上完課就走人。有的老師,比如我們歷史老師就看不下去,停下來跟我們講學好歷史有多重要,不過講了也沒有用,他還想和大家互動,喊同學起來回答問題,大家站起來都說不會,他也就沒辦法了。”
參加會考的學生平時沒有聽課,復習工作也只是在考前一天隨便翻翻書,自然有很多都不會。但最后考完試,像f和g這樣拿a的學生并不在少數。那大家的成績是怎么來的呢?據f和g的敘述,大家在會考時都會帶上手機,以備不時之需。
f說:“我們文科生應付會考的文科科目就是小菜一碟,半個小時就做完了,然后就拿著手機給理科生發答案。考理科的時候,就換成他們給我們發。我考生物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們同學發錯了答案,也不知道是找他的人太多,弄亂了,還是他自己做得不好,反正成績出來是b。不過這對高考也沒有任何影響。”
g和他們同學在會考時的策略與f相同。那會考作弊難道不會被老師發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