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嘉誠最有價值的投資策略 > 5.控股和黃,“蛇”吞“大象”

      5.控股和黃,“蛇”吞“大象”

      反之,已經淪為公眾公司的和記黃埔,至少不會出現來自家族勢力的頑抗反擊。身為香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黃集團,各公司“歸順”的歷史不長,控股結構一時還未理順,各股東間利益意見不合,他們正期盼著出現一位“明主”,力挽頹勢,使和黃徹底擺脫危機。所以,只要能為股東帶來利益,股東不會反感華人大班入主和黃洋行,這便是李嘉誠最初的出發點。

      其二,和黃擁有大批地皮物業,還有收益穩定的連鎖零售業,是一家極有潛質的集團公司。香港的華商洋商,垂涎這塊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為和黃在香港首席財主匯豐的控制下,均暫且按兵不動。

      李嘉誠很清楚,匯豐控制和黃不會太久。根據公司法、銀行法,銀行不能從事非金融性業務。債權銀行,可接管喪失償債能力的工商企業,而一旦該企業經營走上正常,必須將其出售給原產權所有人或其他企業,而不是長期控有該企業。

      在吸納九龍倉股時,李嘉誠獲悉匯豐大班沈弼暗放風聲:待和記黃埔財政好轉之后,匯豐銀行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對象,將所控的和黃股份的大部分轉讓出去。

      其三,李嘉誠夢寐以求成為匯豐轉讓和黃股份的合適人選。為達到目的,李嘉誠停止收購九龍倉股的行動,以獲匯豐的好感。李嘉誠賣了匯豐一份人情,那么,信譽卓著的匯豐必會還其人情。這份人情,是否是和黃股票,李嘉誠尚無把握。

      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誠拉上包玉剛,以出讓1000多萬股九龍倉股為條件,換取包氏促成匯豐轉讓9000萬股和黃股的回報。李嘉誠可謂一石三鳥,既獲利5900萬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購的九龍倉讓給包氏去收購,還獲得了包氏的感恩相報。

      在與匯豐的關系上,李嘉誠深知不如包玉剛深厚。包氏的“船王”稱號,一半靠自己的努力,一半靠匯豐的支持。包氏與匯豐的交往史長達20余年,他身任匯豐銀行董事,與匯豐的兩任大班桑達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誠頻頻與沈弼接觸,他吃透匯豐的意圖: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黃經營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馬敲邊鼓,自然馬到成功。因此,收購和黃,以小搏大,李嘉誠成為最大贏家。他放棄九龍倉,一石三鳥,換取了最大的勝券。

      [投資金律]

      “趁虛而入,蛇吞大象”的經營戰術表明,只有避實就虛進退結合,才能得到最大的收獲。李嘉誠在收購九龍倉的過程中,激流勇退,成為這場大戰的最大贏家。此為避實,為退。李嘉誠退出九龍倉角逐,將目標瞄準另一家英資洋行——和記黃埔。此為就虛,為進。

      s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