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想像李兆基會公開與李嘉誠“為敵”呢二李交情之深,路人皆知。他們是地產老拍檔,曾去溫哥華共同投得并發展世博會舊址,總投資百億。他們是高爾夫俱樂部的“波(球)友”,每周相聚一次,形影不離。更令人稱道的是,不久前,他們共同推出一個“嘉兆臺”高級地盤,把兩個人的名字合成物業名,成為兩人友誼的永恒象征。
原來,未陷債務泥淖的楊秉正,完全可抓住所持股權不放,但他真的擔心“懷璧惹禍”,就尋找第三者為其“藏璧”。這個人必須是先父的至交,并且財力在香港10強之列,這只有李兆基了。
李兆基礙于李嘉誠的情面,開始十分為難。但現在至交楊志云遺孤有難,不幫又說不過去。楊志云在商界名聲卓著,深得同仁尊敬。眼看楊家祖業行將被外強“吞噬”,身為楊志云生前的世間摯友,必會遭外人指責。
不過,真正促使李兆基下決心的,還是楊秉正的“送璧入懷”。美麗華前景廣闊,誰不垂涎欲滴商場無父子,就更不會有友誼。于是,李兆基就給密友李嘉誠致命一擊,與楊秉正私下簽訂協議。
楊秉正以極優惠的條件,讓李兆基保證只做股東,從楊氏家族購得略超過3成的美麗華股權。李兆基保證只做股東,管理權仍為楊氏家族所控,從而解了楊秉正的心頭之患。楊秉正最擔心美麗華一旦被另一家財團控得,楊家被清掃出局。
李榮集團一時方寸大亂,一貫不抱買古董心理的李嘉誠,一反常態,把15.5元的收購價提高到17元,與李兆基的同等收購價對撼。一位證券經紀商稱:“頭腦冷靜的李嘉誠,也會情緒沖動,在古董拍賣會上競價了”。
到7月12日,以楊秉正為首的8名董事,仍拒絕百富勤(長實與中泰委托的財務顧問)的收購建議,他們手中還控有7.61%美麗華股權。而以何添為首的5名董事持有5.37%的股權,他們主張接受收購。
7月16日,百富勤宣布全面收購截止。至此僅購得13.7%股權及9.2%認股權證,股權未購滿50%以上,承認收購失敗。而李兆基通過市場吸納,使其所持股權增至34.8%。因未過35%全面收購觸發點,無須發起全面收購,卻保持第一大股東地位。
證券分析員說:“李兆基攻守兼利。如果李嘉誠再要發動全面收購,李兆基可以從楊秉正等股東手中買入股份,超過半數不太難,李嘉誠又可能徒勞無功。如果李嘉誠按兵不動,他也不動,穩可控制整個集團”。
李兆基敢擋李超人,轟動全港。輿論一直認為:超人之勢不可擋,其鋒不可爭。圈中人道:“一帆風順的李嘉誠,在美麗華一役鎩羽而歸,是超人在本埠走下坡路的。”事情真如這位預家所說的那樣嗎事實證明并非如此。
勝敗乃兵家之常事,商場上你爭我奪,硝煙彌漫,有閃失、有挫折都屬正常狀況。李嘉誠雖在收購美麗華酒店一役中失利,但他力助中資,與榮智健、首鋼等企業的合作則又是他過人的精明之處。這一合作,必將為他事業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縱觀全局,李嘉誠的事業不僅沒有走下坡路,反而蒸蒸日上,前景非常良好。
[投資金律]
大商人的眼光總是開闊的,總希望能從大局出發,把生意做活做穩做大。一定的道理投資也體現了商人的君子之風,為他的下一步埋下了伏筆,奠定基礎,這樣事業才會順風順水,商機處處。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