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路上,賀瑾偷瞄他姐,“姐,你不生氣嗎?”
王小小:“嗯,他們瞧不起我,我是不介意,但是能有機會踹上兩腳,我也更加不會介意。”
賀瑾嘿嘿笑了。
王小小話鋒一轉:“小瑾,報復的底線要有,別人的語傷害,最多就像你今天的報復,多了就過了。”
賀瑾:“放心,最多一點點皮外傷,不對,連皮外傷都不沒有。”
王小小:“我就知道我家小瑾有分寸。”
————
回到家,老規矩,從頭到尾把自已洗干凈。
今天午飯不想炒菜,簡單點,全部蒸,王小小把窩窩頭做好。
第一層窩窩頭和一碗米飯,第二次蒸蛋,蒸香腸。
蒸煮的時間,王小小來到院子在院墻底下挖了一條小溝,把玻璃碎渣丟進去。
墻上的玻璃,最好弄點水泥來再弄上玻璃,這樣就不敢隨意翻墻。
而且水泥糊在墻面上,插上玻璃,保證安全。
“小瑾,用木頭做一個壓水器。”
賀瑾點頭:“行,姐我打好水了,你來洗手。”
洗完手,兩人吃飯。
“小瑾,你明天下午去干活,我早上給你做好飯,你帶去吃,下午放學,我去接你。”
“好,不過,姐,下午我們去哪里?”
“把這個市逛一圈。”
王小小帶著賀瑾去市里逛,賀瑾拿著本子記錄有什么廠。
賀瑾這前面:“運輸隊,縣里沒有。”
“縣里離市里近。”王小小皺眉,很多穿越小說中,運輸隊都會干點‘黑貨’,對他們來說,風險太大,不到餓死的情況,她是不會來找這里。
經過橡膠廠的時候,王小小騎到門衛停下車來。
門衛室里的中年男人看起來和普通門衛有些不同,手里還拿著個搪瓷缸子,正看著報紙。
他抬頭看到兩個穿著八成新軍裝的小崽崽停在門口,這年頭,能這么穿的孩子,家里大人多半是部隊里的干部。
王小小趕緊停好車,從口袋里掏出一支牡丹煙遞過去,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禮貌和急切:“叔叔您好,打擾您了。想問一下,廠里有沒有不要的橡膠邊角料?我們想找一點。”
男人(臨時幫忙的車間主任)接過煙,沒立刻夾耳朵上,而是看了看牌子,又看了看兩個孩子:“邊角料?小同志,你們要那個干什么?那東西沒什么用,還一股味兒。”
王小小把對傷殘長輩的說辭又誠懇地說了一遍,強調只是想撿點廢料試試墊假肢。
主任聽完,臉上多了幾分理解和贊許:“原來是做好事,有心了。廠里的邊角料,平時車間里誰家需要補個鞋底、墊個桌腳的,隨手也就拿走了。剩下的,攢在一起,每周日傍晚五點統一拉去焚燒處理。”
他看了看窗外,又看向兩個眼巴巴的孩子:“這樣吧,以后如果確實需要,就每周日那個時間點過來。到時候看門的老李頭也知道規矩,你們說是撿廢料的,就說老徐同意的,能拿多少,就看你們自已的力氣,反正不拿也是燒掉。”
他頓了頓,略帶歉意地補充道:“昨天已經燒完了。我這兒現在也只有兩塊壓箱底準備拿回家用的,你們要是急,就先拿去吧。”
說著,他彎腰從桌子底下摸出兩塊巴掌大、半指厚的黑色橡膠塊遞了出來。
王小小一聽,心里頓時有底了,這是找到了一個穩定且安全的來源!
本來不想拿,放在周日就有,免得欠人人情,突然想起他剛剛說的話和剛剛他在看報紙。
她連忙接過那兩塊橡膠,連聲道謝:“謝謝叔叔!太感謝您了!這兩塊就夠了,我們周日再來!一定不給您添亂!”
“嗯,去吧。周日再來。”主任揮揮手,重新拿起了報紙。
王小小把一包牡丹放到桌子上:“叔,您拿去抽,我爹說了,煙拆了,放久就不好抽了。”
王小小和賀瑾再次道謝后,才騎著快速車離開。
徐主任拿著牡丹,看樣子他們的爹最少是副團。
賀瑾興奮地說:“姐,他說每周日都可以!”
王小小也笑了,心情舒暢,“記住了,是每周日下午五點,焚燒處理前。以后我們就這個時間來‘撿’垃圾。”
她特意強調了“撿”字。這下,不僅解決了材料來源,連時間都固定了,簡直是意外之喜。
賀瑾:“姐,你怎么給了一包牡丹?”
王小小呵呵兩聲:“小瑾,他是這個廠的干部。”
賀瑾狐疑:“你怎么這么肯定?”
“我們叫他之前,他在干什么?”
“看報紙。”賀瑾說完,立刻明白了,四十多歲的人識字不多,這個年齡更多的是干部才識字。
一路逛下去,來到水泥廠。
王小小到了門衛,還沒有開口。
門口的老頭直接揮手:“走走走走……”
王小小逛了對著水泥廠逛了一圈,在后門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一層,估計是進進出出散落在地上。
賀瑾看到他姐的臉,就知道他姐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