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新寵的計劃失敗,苗妃咬緊下唇,為什么?難道是嫌棄紅袖姿色平平?
也對,從前她要獻寵,也是麗昭儀那樣的絕色佳人。
紅袖忠心,但在容貌上,何止遜一籌?
可一時之間,上哪兒去找個容貌出挑,還愿意用藥的美人呢?
皇帝歇息一晚后,便趕去處理政事,夏日來臨,各地雨水不斷,堤壩決口時有發生,鬧的皇帝頭痛的很。
韓舒宜去書房磨墨伺候,經常看到皇帝為此著惱。
她觀察幾天,小心對皇帝說,“我有些想法,皇上聽了若覺得有用,那就聽聽,若是覺得算閑話,那就是閑話。”
“喔,宜卿難道有什么良策?”
“不是良策,我見皇上為了治水的事日夜煎熬,人都瘦了,也跟著著急,也不想皇上入寶山空手而歸吶。”
哪兒有寶山?皇帝咂摸。
“就是前些日子被嘉獎的傅大人吶!他不就是治水有功被獎勵的么?”韓舒宜笑的一臉欽佩,“許多大人對治水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實踐過,才會錯漏百出。若是讓傅大人寫一本治水的寶典,加上親身指點,一定事半功倍啊!”
“這么卓越的經驗,應該對所有官員廣而告之才對。”
皇帝眉頭皺起,又逐漸松開,好像,有點道理?
傅霆年本領不錯,就該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其余官員才對!
“好主意,宜卿這主意當真不錯!”皇帝興奮起來,“等會兒就召見傅霆年,讓他寫治水冊子。”
“能讓皇上稍微疏解心事,我也不算白忙了。”韓舒宜轉身退后,乖巧磨墨。
她這是光明正大的陽謀,就算傅霆年看清了是坑,也得往底下跳。
書寫治水良策,美名傳揚,哪兒不好了?
但現在的時代,是個敝帚自珍,藏著掖著的時代。老百姓家里就算有個腌泡菜的秘方,都得藏著給自家用,一個秘方養三代人。
傅霆年自已苦心研究的治水良策,若是給族親,門生傳授,這些人得了傅霆年指點,不僅有了名聲還有了業績,更能官運亨通,成了他的枝蔓。
而皇帝下令,傅霆年整理,情是記在皇帝頭上,功績記在那些官員頭上,美名倒是掛在傅霆年頭上,但對于他這樣喜好權勢頂峰的人來說,又有什么用?
可他也不能拒絕呢。
韓舒宜悠悠的想,且讓傅霆年自已犯愁去吧。
傅霆年正在候官,一傳就到。
韓舒宜估算好時辰,悠悠走回寢殿,聽著金錠打聽來的皇后行蹤,愈發肯定皇后是有孕了。
足不出戶,偶爾出門都是太監開路,嚴防死守,架勢十足。
為了避免嫌疑,她現在都繞著皇后走。
不多時,清云進來稟告,“娘娘,靜水堂的太監沒有異常,不過有個小宮女有點奇怪。”
“怎么奇怪了?”
“她出門跟同鄉閑聊,最后拿了一雙同鄉給的鞋子,幾幅繡花樣子。”
韓舒宜知道宮人互相交流,拿點小物件都是正常,畢竟宮人也是人,也需要情感交流。
不過她也要求過,拿了任何東西進宮內,都要找清云或者清月兩個大宮女登記造冊,以防夾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