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東大出動空中力量為抵抗軍提供空中支援,這是一個信號,更是表明了態度。
黑水公司背后的中情局乃至白宮,不得不冷靜下來掂量掂量。
至于蘇聯方面,在得知東大空軍對光榮軍實施了空中打擊之后,他們就大幅減少了對光榮軍的支持。
無他,惹不起。
偌大的遠東地區都得還回去,這對貪婪成性的斯拉夫人來說,比殺了他們還難受,即便如此,他們仍然不得不把遠東地區還回來,說明他們對東大的實力以及自己的情況是有清醒認識的。
李干指揮了幾次作戰,給其他人打了個樣之后,就逐步拖出指揮序列了。
他把精力集中在了殲-35的試飛當中。
這件事情必須要在三個月之內完成,如此,殲-35的定型和服役,才有跟上三號艦服役的進度的機會。
此外,另一個關鍵項目的試飛,也在鼎新試驗基地展開了。
那就是海軍的艦載預警機項目。
遠東戰爭期間,為了讓東大出兵剿滅向北海道進攻的遠東叛軍,美國人對東大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
當時,海軍就拿出了一筆錢,從美國購買了2架e-2c艦載預警機。
訂單本來是6架的,按照每艘航母2架配備給001型航母的前三艘。
但是,東大收回遠東地區后,美國人單方面終止了協議,只交付了2架。
其中1架配備給了10號航母,另一架則放在了長飛廠進行仿制研究。
艦載預警機的研制難度比艦載戰斗機難多了,前后搞了四年,長飛廠才試制出3架樣機,現在才進入試飛階段。
這種使用四臺渦軸發動機的飛行平臺,本身就是小型運輸機,要在上面安裝一具圓形的相控陣雷達,機翼要搞成可折疊式,機身強度不但要承受雷達系統的重量,還要承受彈射起飛攔阻著艦的沖擊力。
不但如此,還要具備足夠長的滯空時間,且飛行性能不能被雷達天線的圓盤影響。
研制的難度系數翻倍,哪怕是有可以進行仿制研究的成熟產品。
長飛廠并沒有一味地仿制e-2c,而是在其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李干看到的原型機與e-2c高度相似,但是,平尾翼上有四塊豎起來的擾流板,而且發動機槳葉不是4片,是6片。
這樣的改進是針對e-2c的不足的。
機艙里布置了一個可以容納8個人的空中指揮艙,比e-2c多2個人。
因為發動機功率更大,飛行性能比e-2c要好。
最大的亮點是上面搭載的相控陣雷達,是根據殲-10用的那具機載相控陣雷達的技術搞出來的,最大探測距離達到了驚人的500公里,遠超e-2c,與空警-2000是一個水平。
要知道,空警-2000上面搭載的雷達天線尺寸更大。
李干索性把艦載預警機的實戰試飛和殲-35的統一起來進行,搞完了起降測試后,直接就進入作戰配合方面的試飛,測試兩機之間作戰系統上的契合度。
最理想的結果是,艦載預警機能夠和殲-35同時完成定型,同時加入海軍服役,如此一來,海軍航母戰斗群最后一塊短板就補齊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