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吃的,是堅決不會吃。
    本以為來莊子上會不習慣,結果虎子和鄭棠還反而胖了些。
    “天氣冷了,我和丫鬟拿手頭的布料給鄭棠做了衣服,給虎子也做了一身。”
    這里沒有繡娘,一切都只能自己動手。
    “有勞嫂子了。你也知道,我針線活不好,只能說勉強能看。”
    喬魚笑,“你身上已經足夠多優點了,倒也不必事事都好,針活就交給我們吧。”
    “嫂子你的這一手針線活,比繡娘還好。”
    鄭瓷驚呼出聲。
    她本以為喬魚針線活好,就是繡個花,裁剪布料等。直到真正看到她做的小衣服,鄭瓷才看出門道來。衣服胸口銹了一只活靈活現的魚。
    魚的四周有祥云圖案,伴隨著一輪紅紅的太陽。
    “這銹的你可喜歡。”喬魚在她驚訝的目光中笑吟吟的。
    “嫂子這銹活我還不滿意,這京內就找不到讓我滿意的繡娘了。”
    “你們說什么呢。”
    喬香蘭推門而入。
    她這幾日有些風寒,為了不傳染給喬魚鄭瓷,還有兩個孩子,她都是一個人待著,今天好些了,才出來串門子。
    “我在說嫂子的銹活很驚艷,娘你也來看。”
    鄭瓷招呼著喬香蘭坐下。
    喬香蘭看著繡活,也露出了同樣的神色,母女倆一通夸獎。直接給喬魚的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她面淺,少有人直接這么熱烈的夸贊她做的很好。
    爹娘總是讓她不許自大,做的好應該更努力才是。
    就這么想著,手上的針線揮舞的更快了幾分。
    “嫂子,你這針線學了多久,少說得三四年吧。”
    鄭瓷看著哪些繡工,認真的問。
    世家女子學習針線繡法,多數是幾歲開始學習。然后通過幾年時間學習不同的刺繡針線方法,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
    在之后漫長的工程中,然后領略學以貫通。
    “幾年?就學了一年。”她笑了笑,“當初家中不算有錢,那繡娘是別家大作坊出來的,有名著呢。要不是實在沒地方去了,她怎會留下教我們繡花。后她找到去處,前后教了我們一年吧,就離開了。”
    一年?這簡直是天才的水平。
    若說平常讀書人,從讀書啟蒙到考中童生需要三年已經算很快了。
    那么喬魚這種,就是讀了一年半載,就考中童生的地步。
    可不是努力就能說明問題的。
    這世上絕大多數的天才,靠的都是天賦,而非努力。
    鄭瓷吶吶道:“嫂子,你可太厲害了。就一年,一年你就學會了。”
    虎子現在年歲不小,什么東西到了他手里都撐不過幾日,就變得破破舊舊的。他吃飯下巴漏,喝水也漏,平時也愛流口水。
    自家嫂子這一手驚才絕艷的繡活,給虎子穿在身上,可別糟蹋了。
    喬魚:“你讓虎子穿吧,在莊子上閑來無事,這么一件衣服,我幾日就做完了。”
    看出鄭瓷的心思,喬魚笑著道。
    “好,那就有勞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