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借此撬開雁南飛的嘴。
可雁南飛始終一不發。
雁南輝大雁南飛六歲,二人曾經是兄弟幾人里關系最親近的。
可自從那次洪水,雁南飛就變了,變得沉默寡,和全家人疏遠。
對父親和大哥更是沒有一句好話,想懟就懟。
尤其對母親更加極盡冷漠。
就是對那一次憑著一己之力,將祖母、昭昭和南荀救下來的姨母也算不上親近。
沒人能讓他敞開心扉。
只能任他由著自己的性子,放棄仕途,棄文從武,代替雁南輝,征戰沙場。
那時大兆邊關告急,常年的重文輕武讓兵部形同虛設,大兆的邊防不堪一擊。
武將老的老,退的退,沒有幾個能上戰場的新生力量。
皇帝下旨,國家危難之際,世家大族也要選出男丁上戰場。
雁大人身為宰相,家中又有四個兒子,勢必身先士卒。
原本是要讓雁南輝去參軍的。
不知怎的,雁南飛突然找到父親,說什么也要代替雁南輝出征。
要知道當時的大兆兵部的實力,出征和送死無異。
雁南輝原本已經做好了戰死沙場的心里準備,卻突然得到消息說自己不用去了。
雁南飛頂替了自己的名額去參軍了。
先是慶幸,然后是濃濃的自我厭棄。
他竟然覺得讓自己的弟弟代替自己去死,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一想到自己是這樣的人,雁南輝就感到生理上的惡心想吐。
后來又頻頻得到前線的消息。
雁南飛奮勇殺敵,多次深入敵軍,一騎當先取敵軍首級。
又說他晉升極快,幾仗下來已經是驍騎營的將軍了。
再后來就是傳他在戰場之上殺虐無度,令敵軍聞風喪膽。
雁南輝甚至懷疑,他故意把自己的性命,放在最危險的地方,就是為了懲罰全家人當初對他的放棄。
他想讓父親和母親,反復的經歷隨時會再次失去這個兒子的體驗。
雁南飛每一次出征,都是對父親和母親的一次懲罰。
然而雁南輝想要雁南飛開誠布公的企圖還是失敗了。
雁南飛完全不接他的話,剛喘勻了一口氣,就問:
“狐貍在哪兒?
我沒有時間跟你說這些,我必須找到她!”
雁南輝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一個叫曉菲的少年抱走了。
我原本想把這狐貍扔了,那孩子來給畫舫送酒水,說喜歡,想花錢買。
我就送給他了。”
雁南輝故意沒有說實話。
和沈星渡的約定,讓他覺得像是對雁南飛不肯開誠布公,不肯依賴他這個哥哥的一種報復。
讓雁南輝莫名覺得有趣。
曉菲?
袁曉菲?
雁南飛終于問到了他想知道的線索,眼前一亮,翻身而起,離開之前還不忘回頭威脅雁南輝。
“你應該慶幸你是我兄長。
要知道戰場之上也曾有敵軍覺得將福福偷走可以影響我。
偷我狐貍的人,沒有能活著看見第二天太陽的。
他們只會為自己的愚蠢行為感到后悔!
雁南輝,沒有下一次!
兄長也不行。
不要再打她的主意。”
雁南輝摸了摸嘴角的傷口,叫住了雁南飛。
“杜若嵐你還不處理?
打算養到什么時候?
沈星渡就不介意?”
雁南飛眉毛跳了一下,停下腳步回頭看向雁南輝。
心里劃過莫名的煩躁。
“她是你弟媳。
你可以稱呼她一聲德康公主。
直呼名諱并不合適。”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