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才想讓翠花輟學?“秦淵問道。
石建國嘆了口氣:“不是我不想讓她讀,是實在供不起啊。翠花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加起來要一千多,小梅明年也要上學了,還有小兒子我一個人怎么供得起三個孩子讀書?“
“可是翠花很聰明,老師說她成績很好,“許思遠說道。
“我知道,“石建國痛苦地說道,“可是再聰明又怎樣?女孩子遲早要嫁人的,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賺點錢貼補家用。“
秦淵看著石建國,知道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而是整個山區普遍存在的觀念。要改變這種觀念,需要時間,需要實際的行動。
“石大哥,“秦淵認真地說道,“如果有人能幫你供翠花上學,你愿意讓她繼續讀嗎?“
“有人幫?“石建國愣住了,“誰愿意幫我們?“
“我們的基金會,“秦淵說道,“我們可以資助翠花上學,一直到她完成學業。不僅如此,我們還會資助其他像翠花這樣的孩子。“
石建國看著秦淵,眼睛里充滿了懷疑和不敢相信:“真的.真的有這種事?“
“真的,“許思遠說道,“我們是認真的。而且不止是學費,生活費、學習用品,我們都會提供。“
石建國的眼淚又流了下來:“如果.如果真的能這樣,那我我做夢都會笑醒的。翠花那孩子真的很愛讀書,每次看到她趴在煤油燈下寫作業,我心里就難受。可是我又能怎么辦呢?我只是個種地的,什么都給不了她。“
“現在有我們了,“秦淵說道,“讓翠花好好讀書,將來她一定會有出息的。“
“好,好,“石建國用力點頭,“我聽你們的,我一定讓翠花好好讀書。“
從石建國家出來,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張師傅開車送他們回縣城的招待所。
一路上,秦淵和許思遠都沉默不語。今天看到的、聽到的,都讓他們感觸太深了。
“秦先生,“許思遠終于開口,“我現在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貧困。以前在新聞上看到那些數字,覺得只是數字。但今天,當我親眼看到翠花家的情況,當我看到她光著腳走了七八個小時,當我看到那個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房子我才明白,貧困不是一個概念,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是的,“秦淵說道,“所以我們必須做點什么。不是為了感動別人,也不是為了什么名聲,而是因為這些孩子真的需要幫助。“
“明天我們要去學校看看,“許思遠說道,“我想知道,那里的情況是什么樣的。“
“好,“秦淵點頭,“明天一早我們就去。“
第二天清晨,秦淵和許思遠起了個大早。張師傅開車載著他們,前往石頭溝村的小學。
“石頭溝小學啊,“張師傅說道,“那是附近幾個村子唯一的小學,但條件真的很差。我有個侄子就在那里教書,經常跟我抱怨學校的情況。“
車子沿著崎嶇的山路行駛,大約半小時后,到達了一片相對平坦的山坡。遠遠地,秦淵就看到了那所小學。
說是小學,其實更像是幾間破舊的平房。圍墻是用石頭和泥土砌成的,很多地方都已經坍塌了。大門是兩扇褪了色的鐵門,銹跡斑斑,一扇門還斜歪著,關不嚴實。
“就是這里,“張師傅說道,“石頭溝小學。“
秦淵和許思遠下了車,走進校門。映入眼簾的景象讓他們心頭一沉。
操場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泥地,沒有任何體育設施,連最基本的籃球架都沒有。角落里有一副用木頭和繩子自制的簡易秋千,看起來搖搖欲墜。
教學樓是三間低矮的平房,墻壁斑駁,有些地方已經露出了里面的磚頭。屋頂的瓦片很多都碎了,用塑料布遮蓋著。窗戶的玻璃也碎了好幾塊,用紙板和塑料布堵著。
此時正是早上八點,是學生到校的時間。陸陸續續有孩子從山路上走來,有的背著破舊的書包,有的用布包著書,還有的干脆就抱著幾本書。
孩子們的穿著大多很破舊,有的衣服打著補丁,有的鞋子露著腳趾。但他們的眼神都很明亮,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秦先生!許叔叔!“突然傳來一個驚喜的聲音。
秦淵轉頭一看,是翠花。她穿著昨天買的新鞋子,背著一個破舊的書包,正向他們跑來。
“翠花,“秦淵微笑道,“小梅好點了嗎?“
“好多了,“翠花開心地說道,“已經不發燒了,今天早上還吃了一碗粥呢。“
“那就好,“許思遠說道,“記得按時吃藥。“
“嗯,我記著呢,“翠花點頭,然后好奇地問道,“你們怎么來學校了?“
“我們想看看你們的學校,“秦淵說道。
“那我帶你們去見校長,“翠花說道,“校長是個好人,對我們可好了。“
她帶著秦淵和許思遠走向其中一間平房。這是最大的一間,分成了三個教室。每個教室大約三四十平米,放著幾排破舊的課桌椅。墻壁上貼著一些泛黃的教學掛圖和學生的作業。
在最里面的教室,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正在黑板上寫字。他身材瘦削,戴著老式的黑框眼鏡,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中山裝。
“劉校長,“翠花喊道。
那個男人轉過身來,看到有陌生人,先是一愣,然后走了過來。
“你們是“劉校長疑惑地問道。
秦淵遞上了基金會的介紹信:“劉校長您好,我叫秦淵,這位是許思遠醫生。我們是'希望之光兒童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專門來這里考察,希望能幫助這里的孩子。“
劉校長接過信仔細看了看,臉上露出了驚喜的表情:“是來做公益的?太好了,太好了!“
他激動地握住秦淵的手:“我叫劉建軍,在這里當了二十多年的校長。歡迎你們,真的非常歡迎!“
“劉校長客氣了,“秦淵說道,“我們能參觀一下學校嗎?想了解一下實際情況。“
“當然,當然,“劉校長說道,“雖然條件簡陋,但我帶你們看看。“
劉校長帶著他們參觀了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三間教室,一二年級在一個教室,三四年級在一個教室,五六年級在一個教室。每個教室都是復式教學,一個老師同時教兩個年級。
“我們學校現在總共有八十三個學生,但只有三個老師,“劉校長說道,“我教高年級的語文和數學,張老師教中年級,李老師教低年級。其他的科目比如音樂、美術、體育,基本上都沒辦法開。“(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