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3章每天都能吃到雞
“三個老師教八十多個學生,“許思遠驚訝道,“那工作量得有多大?“
“是很大,“劉校長苦笑道,“但也沒辦法。這里條件太差,年輕老師都不愿意來。我們三個都是本地人,離不開這片土地,也放不下這些孩子。“
秦淵仔細觀察著教室里的設施。課桌椅大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式木制桌椅,很多都已經破損了。黑板也是很老舊的那種,表面坑坑洼洼的,寫字都不太清楚。教室里沒有任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連一臺電腦都沒有。
“冬天取暖怎么辦?“秦淵問道。
“生火盆,“劉校長指著教室角落里的一個鐵盆,“燒木炭。但是煙很大,孩子們經常被熏得咳嗽。而且木炭也要錢買,經費緊張的時候,就只能忍著凍了。“
秦淵的心又沉了幾分。
參觀完教室,劉校長帶他們去看辦公室。所謂的辦公室,就是一間十來平米的小房間,三個老師共用。里面只有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個破舊的文件柜。
“這就是我們的辦公室,“劉校長有些不好意思,“也是我們的休息室。中午吃飯也在這里。“
“學校沒有食堂嗎?“許思遠問道。
“沒有,“劉校長搖頭,“我們想建,但是沒錢。而且就算建了食堂,也沒錢請廚師,沒錢買食材。所以孩子們都是自己從家里帶飯。“
“帶什么樣的飯?“秦淵問道。
“等中午你們就能看到了,“劉校長嘆了口氣。
上午的課很快就開始了。秦淵和許思遠站在教室后面,聽著劉校長講課。
劉校長講的是五年級的語文課,內容是朱自清的《春》。他講得很認真,很投入,雖然沒有多媒體設備,但他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了春天的景象,用生動的語描述著春天的美好。
孩子們聽得很專心,眼睛里閃爍著光芒。雖然他們穿著破舊,雖然他們營養不良,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是那么強烈,那么純粹。
看著這些孩子,秦淵想起了自己小時候。那時候,他也是在這樣的山村學校讀書,也是對知識充滿了渴望。是教育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走出了大山,成為了一名軍人。
而現在,這些孩子需要同樣的機會。
中午十二點,下課鈴響了。孩子們紛紛從書包里拿出自己帶的午飯。
秦淵和許思遠站在教室外,看著這一幕,心情越來越沉重。
孩子們的午飯,大都是用破舊的飯盒或者塑料袋裝著的。打開一看,幾乎都是同樣的內容――白米飯或者雜糧飯,配上一小撮咸菜。
有的稍微好一點的,會有一點青菜,但也只是用水煮過,連油都沒有。
至于肉,更是想都別想。秦淵看了一圈,八十多個孩子,沒有一個人的飯盒里有肉,甚至連雞蛋都沒有。
“劉校長,“秦淵問道,“孩子們的午飯一直都是這樣嗎?“
“是的,“劉校長無奈地說道,“山里人家本來就窮,能讓孩子吃飽就不錯了,哪里還能講究營養?有些家庭困難的,連咸菜都舍不得多放。“
“可是這樣的飲食,營養根本不夠啊,“許思遠作為醫生,深知營養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孩子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如果長期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會嚴重影響發育,甚至會導致各種疾病。“
“我知道,“劉校長苦澀地說道,“但是有什么辦法呢?我們當老師的,自己也不富裕。我每個月工資兩千多,除了養家糊口,也幫不了多少學生。“
秦淵環顧四周,看著那些狼吞虎咽吃著白飯配咸菜的孩子們,看著他們瘦弱的身體,蒼白的臉色,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強烈的使命感。
他來這里,不就是為了改變這一切嗎?
“劉校長,“秦淵突然問道,“學校有空地嗎?比較大一點的空地。“
“有啊,“劉校長指著學校后面,“后面有一大片空地,原本是想建操場的,但一直沒錢,就荒著了。怎么了?“
“我想去看看,“秦淵說道。
三人來到學校后面。果然,這里有一大片空地,大約有一畝多。雖然長滿了雜草,但地勢平坦,而且靠近山泉水源。
秦淵站在空地中間,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有了,“他說道。
“什么有了?“許思遠問道。
“解決孩子們營養問題的辦法,“秦淵說道,眼睛里閃爍著光芒,“我們在這里建一個養殖場。“
“養殖場?“劉校長和許思遠都愣住了。
“對,養殖場,“秦淵越說越興奮,“我們在這片空地上建雞舍,養雞。雞下的蛋可以給孩子們吃,補充蛋白質。等雞長大了,還可以定期給孩子們改善伙食,吃雞肉。“
“這“劉校長有些猶豫,“可是養雞需要人照看啊,我們老師平時教學就很忙了,哪有時間.“
“不用老師照看,“秦淵說道,“我們可以請村里的人來管理,基金會出工資。而且養雞不是很復雜,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稍微用點心就能養好。“
“可是建雞舍,買雞苗,買飼料,這些都需要錢啊,“劉校長說道。
“錢的問題不用擔心,“秦淵說道,“基金會會出。而且這不是一次性的投入,養殖場建起來后,可以持續運轉。雞蛋除了供應學校,多余的還可以賣出去,收入可以用來購買飼料,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許思遠聽著秦淵的計劃,眼睛越來越亮:“這個主意太好了!比單純給錢要好得多。給錢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養殖場可以持續地為孩子們提供營養,而且還能讓他們看到勞動的成果,學到養殖的知識。“
“沒錯,“秦淵點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能永遠依靠外部輸血,必須培養學校自己的造血能力。這個養殖場,就是第一步。“
“而且,“秦淵繼續說道,“養殖場還可以成為學校的勞動教育基地。孩子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參與養雞的過程,學習勞動技能,培養責任感。這對他們的成長也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