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心思太深了。”朱元璋感慨道,語氣里卻滿是贊嘆,“一步一個腳印,把虛的說成實的,把遠的變成近的,連朕都被他繞進去了。”
“說起來,也是他運氣好,每一步都踩對了。”朱標道,“打倭國遇上順風,建水師趕上好工匠,連去勘察加都沒折損太多人。換了別人,怕是早就半途而廢了。”
“不是運氣。”朱元璋搖頭,目光銳利,“是他算得準。知道朕最在乎糧食,就先拿‘高產糧種’說事;知道朝臣貪利,就用‘東海關稅’堵他們的嘴;知道藩王想拓土,就畫個‘美洲’的餅讓他們搶。這哪是運氣,是實打實的本事。”
父子倆沉默了片刻,御書房里只剩下燭火噼啪的輕響。
震驚過后,一股難以喻的欣喜慢慢涌上來——有這樣的后輩,是老朱家的福氣,更是大明的福氣。
“天佑大明啊。”朱元璋端起茶杯,一飲而盡,茶水燙得他咧嘴,卻笑得開懷,“朕這輩子打下來的江山,能有這小子接著往外拓,值了!”
朱標也點頭,臉上滿是欣慰,可說著說著,語氣里帶了絲悵然:“說起來也可惜,高熾這孩子……終究不是我的兒子。”
他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聲音很輕:“若是他是我的嫡子,將來這皇位,我寧肯讓給他。雄英雖好,可比起高熾這股子遠見和狠勁,還是嫩了些。”
“你這說的什么渾話!”朱元璋瞪了他一眼,卻沒真動氣,反而笑罵道,“知足吧你!有高熾在,雄英將來的路能好走十倍!你當皇帝時,他能幫你鎮著藩王、拓著疆土;雄英繼位時,他就是定海神針,誰敢蹦跶?”
他站起身,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咱們老朱家的江山,從來不是靠一個人撐著的。你穩當,守得住家業;高熾能闖,拓得了疆土;雄英仁厚,能安民心。這才是最好的局面。”
朱標被說得笑了起來,心里的那點悵然也散了。是啊,有這樣的侄子在,他和雄英確實能省不少心。
“對了,”朱元璋忽然想起什么,“湯和那邊,你去說一聲。就告訴他,高熾要的船、要的人,都給,讓他別再揪著‘勞民傷財’不放。再讓他把東海的老水師調些去北洋,給俞通淵搭把手——美洲那地方,得有個懂行的老將盯著。”
“兒子明白。”朱標點頭,“回頭等湯叔回來了,就去他府里一趟,親自跟他好好說道說道。”
“還有,”朱元璋走到門口,又回頭,“給高熾那小子送點好東西,就說……朕賞他的。”
他頓了頓,補充道,“多送點肘子,看他瘦的。”
朱標笑著應了,看著父親的身影消失在回廊盡頭,心里忽然踏實了。
他知道,從今天起,大明的航向已經徹底定了——不再局限于中原的萬里沃土,而是要朝著更遙遠的大洋彼岸去。
而那個看似胖乎乎、慢悠悠的胖皇孫,早已站在船頭,為這艘巨輪指明了方向。
大明要成為有史以來,橫跨大陸的超級巨無霸!
御書房的燭火依舊明亮,照著滿桌的奏折,也照著一幅被悄悄展開的輿圖。
在那片代表美洲的空白處,朱元璋用朱筆輕輕畫了個圈,像在宣告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