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朱高熾大明無雙好圣孫請老朱退位 > 第706章 人選!皇孫朱允炆?

      第706章 人選!皇孫朱允炆?

      盛典落幕三日后,應天府的喧囂漸漸平息,各國使臣帶著大明的賞賜與對盛世的敬畏,陸續登船返航。

      朱高熾與朱雄英則留在京城,趁著朝會間隙,一同前往乾清宮拜見老朱與太子標,商議大明接下來的南洋布局。

      御書房內,朱元璋靠在龍椅上,太子標侍立一旁,朱高熾與朱雄英則手持南洋輿圖,將暹羅、真臘等地的治理情況細細稟報。

      “如今真臘內附,暹羅種植園漸成規模,南洋各國皆對大明心向往之,影響力雖與日俱增,卻也需穩固根基。”

      朱高熾手指點在輿圖上的暹羅疆域,語氣鄭重,“目前南洋僅有蜀王坐鎮,雖有南洋水師護航,可疆域遼闊、事務繁雜,單靠一位藩王終究難以兼顧。所以咱以為,當再遣一位藩王前往就藩,以暹羅為中心,輻射周邊邦國,方能徹底穩住南洋局勢。”

      朱元璋聞,緩緩睜開眼,目光掃過輿圖:“熾兒所極是。南洋乃大明新拓之地,需宗室鎮守,才能讓民心安定、邦國臣服。”

      太子標也點頭附和:“可如今成年的藩王,大多已遵旨前往美洲就藩,剩下的弟弟們年紀尚幼,既無理政經驗,也無領兵能力,如何能擔此重任?”

      前不久去美洲的藩王,足足有十二位,全都是已經成年的藩王,加上朝廷前期在美洲打下的根基,以及這些藩王自身的準備,即便遠赴美洲也能夠站穩腳跟。

      而南洋這邊雖然發展如火如荼,可到底是異域之地,要是派遣一個稚嫩藩王過去,那肯定會出大亂子。

      書房內一時陷入沉默,朱元璋手指輕輕敲擊著案幾,眉頭微蹙。

      就在此時,朱雄英上前一步,躬身說道:“祖父、父親,孫兒倒有一人選,或許能擔此任。”

      “哦?是誰?”朱元璋與太子標同時看向他。

      朱雄英抬眼,聲音平穩:“是二弟允炆。”

      這話一出,御書房內瞬間安靜下來。

      朱元璋的眉頭皺得更緊,太子標也微微一怔,兩人眼中都閃過一絲茫然——仿佛早已忘記東宮還有這樣一個皇嗣。

      朱允炆乃太子標次子,當年因母親呂氏暗中謀害朱雄英事發,呂氏被朱元璋下令隱殺,朱允炆也受牽連失寵。

      這些年,他如同東宮角落里的影子,沉默寡,從不參與宗室事務,連逢年過節的朝會都極少露面,若不是朱雄英提及,朱元璋與太子標竟不知,這個曾被他們刻意忽略的孩子,早已成年。

      “朱允炆?”朱元璋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悅,手指摩挲著龍椅扶手,指腹反復蹭過扶手上雕刻的龍紋,那力道似要將紋路磨平一般,“當年呂氏之事,雖已過去多年,可朕每次想起雄英險些遭她毒手,心中便始終難安!她為了讓朱允炆上位,連皇太孫都敢暗害,心思何等歹毒!”

      他頓了頓,聲音又沉了幾分:“朱允炆身為呂氏之子,即便當年年幼不知情,可血脈里流著呂氏的血,誰能保證他日后不會受其母影響,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南洋乃大明新拓的要地,連接海外諸國,關乎大明的物資供給與疆土安穩,鎮守之人需得是朕全然信任、心性純良之輩。”

      在朱元璋看來,朱允炆身上始終帶著呂氏的“隱患”——那是一段差點動搖大明根基的禍事留下的印記,如同扎在他心頭的一根刺。

      讓這樣一個背負著舊日陰影、曾與“謀逆”沾邊的皇孫,去坐鎮暹羅這等關鍵藩地,手握一方軍政權力,他終究放心不下。

      萬一朱允炆日后心懷怨懟,或是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南洋局勢恐再生波瀾,那豈不是辜負了朱高熾、朱雄英此前為穩固南洋付出的心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