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燕王府新進獻了一件奇巧之物,名為打火機,或可為您解悶一二。”
張阿難察觀色,見李世民心情郁結,便從袖中取出一件精致的物事,恭敬地呈到御前。
這些時日君王愁容不展,他好不容易尋到個由頭,便主動提了出來。
“打火機?”
這個新穎的詞匯,果然成功地將李世民的思緒從沉重中拉了回來。
“正是,此物乃是一種引火的機巧。無論風吹雨淋,只需扳動機關,便有火苗應聲而出,極為便利。”
“朕記得,前些時候軍事學院在野外操練,似乎就因火折子受潮出了紕漏,還折損了兵士?”
“陛下明鑒。翼國公為此時還特意在《大唐日報》上刊出懸賞,遍求良策。聽聞這打火機,便是觀獅山書院為解此難題而制,正合了那懸賞之意。”
張阿難既然敢拿此物來逗天子開懷,自然是把前因后果都打探得一清二楚。
“既然是軍校所需,想兒倒總算把心思用在了正途上,辦了件實事。”
無需張阿難多,李世民便知,觀獅山書院的背后,定有李想的影子。
這并非說此物制造起來有多艱難,而是這份化繁為簡的巧思,非尋常工匠所能想及。
就如用鐵鍋炒菜一般,事后看來簡單至極,可在此之前,又有誰能想到,這簡單的改變竟能催生出全新的美味呢?
……
與此同時,北疆的定襄城,繁華之景日新月異。
筆直堅固的水泥路,將它與京師長安的距離縮短了不止一半。
作為絲綢之路上新的樞紐,定襄城無時無刻不在迎接著南來北往的商旅。
人流匯聚之地,便是百業興旺之所。
如今,這座人口早已突破五十萬的雄城,已是當之無愧的北境第一大城。
身為定襄刺史的上官儀,近來的公務可謂張弛有度。
城中萬事都已走上正軌,他只需按部就班,便能維持這一方繁榮。
今日,在聽取了胡商阿卡薩關于草原貿易的匯報后,他便放松下來,隨意閑聊起來。
“阿卡薩,我聽說你在北市開的那家酒肆,生意很是興隆啊?”
“府君明鑒,若論定襄城的食肆,德香樓自然是首屈一指,可那里的消費也著實高昂,非尋常百姓所能承受。偏偏它的菜肴味美絕倫,極受追捧。屬下便在想,能否取其精髓,開辦一間價位適中的酒樓。”
阿卡薩說得坦然,因為不論是馬周還是上官儀,都從未限制過歸附的胡人經營自己的產業,甚至對此頗為鼓勵。
想讓胡人對大唐死心塌地,最牢靠的紐帶終究是利益,而非空洞的仁義說教。
“此不虛。德香樓之所以能在定襄立足,關鍵便在于他們對香料的運用已臻化境。原本膻味濃重的牛羊肉,到了他們手上,總能變成一道道席上珍饈。”
上官儀對德香樓并不陌生,早在長安時便是座上賓,如今德香樓開到定襄,他亦時常光顧。
“正是。這幾年,香料在草原上的地位,快要趕上食鹽和茶葉了,人人都愛。但它的價錢對牧民來說依舊不菲,更麻煩的是,如何使用香料也是個學問。許多牧民不得其法,胡亂搭配,效果天差地別,這也阻礙了香料進一步普及。”
作為最早一批投效定襄商會的胡人,阿卡薩深得信重,知道的內情遠比旁人要多。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