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即使終生無望上五境劍仙,躋身個中五境,也不算是稀奇。
吃苦不是沒用,只是上限不會太高。
世界本就算不得公平。
就像同為爹娘的孩子,寧姚就是萬古無一的劍道妖孽,而自己就只是個尋常的劍仙胚子。
老僧的修道資質,因為大限將至,死氣纏身,寧遠看不太出來,但光憑這份無瑕無垢之佛心,上五境不去說,中五境,一百多年來,怎么都該有了。
而藕花福地的蕓蕓眾生,因為天地太小,靈氣稀薄的緣故,普遍壽命不長。
能活百余載,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尋常中五境修士,只要未曾躋身金丹地仙之境,壽命相較于凡人來說,也高不了多少。
老僧搖搖頭,反問道:寧施主,倘若老衲潛心修道,就一定能修個仙人,飛升離去
年輕劍修頓時啞然失笑,只當自己問了句無關緊要的話。
老和尚真要一心修道,八九不離十,就凝聚不出一顆舍利出來了。
寧遠輕彈劍身,寺廟之內,頓時有嘹亮劍鳴之聲響起。
驚嚇那群鳥雀,惹來幾位掃雪僧人的注視。
一襲青衫開口道:主持大師,可還有遺要留
老僧回望一眼寺廟后院,嘴唇微動,以純粹武夫的聚音成線之術,與幾名掃雪僧人語幾句。
幾位弟子朝著師父雙手合十,陸續離去。
片刻后,院內只剩兩人。
一名年輕劍修,一名暮年和尚。
老僧雙手合十,莊重肅穆,佛唱一聲阿彌陀佛。
老人微笑道:寧施主,可曾看見這座人間,出現了一朵蓮花
寧遠抬頭,視線穿過頭頂枯枝,望向天幕。
哪里有什么蓮花,妄想罷了。
寧遠按住劍柄,問道:住持大師,今日我動屠刀,他日醒悟,能否洗脫罪孽
不談正果,不說成佛,我劍一出,往后可會有惡念纏身
老僧笑道:寧施主出劍至今,可曾后悔
寧遠搖搖頭,不曾。
到底是有過的,他的來時路,認真說來,很多事,只要稍稍出現些許偏差,都不會是現在這個結果。
只是當年輕人少有的后悔過后,往往都會隨意打散了這些念頭。
所以也可以說是不曾后悔。
老僧又問,既然不悔,出劍之后,何來孽障纏身
老僧視線模糊,低頭喃喃一句。
劍光一閃,長離出鞘。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