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將浙兵和張經軍中的善射之士都集中起來,用強弓勁弩攢射這幫畜生,然后明軍步步緊逼,將這伙倭寇團團圍住,壓縮他們的空間,便于明軍發揚火力。
隨后,戚繼光指揮浙兵上前,隨即,戚繼光的令旗一揮,浙兵變陣,從密集的陣型變為十一人一隊的松散陣型,以這十一人中,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并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后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
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后面長槍手的進擊。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兩個手持“鏜鈀”的士兵擔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敵人迂回攻擊,短兵手即持短刀沖上前去劈殺敵人。
這狼筅,是戚繼光從明軍征調來的毛葫蘆兵中習得的,專門克制倭刀的,而且使用狼筅不需要什么武藝,兩個手持狼筅的士兵不需要特別的技術,膂力過人就足以勝任。而這種狼筅除了掃倒敵人以外,還有隱蔽的作用而可以使士兵壯膽。
倭寇賴以擊敗官軍的倭刀和進步跳躍攻擊面對明軍的這種新陣型,毫無辦法。一旦倭寇試圖沖向明軍,首先面對的就是明軍的狼筅和長槍,長槍憑借個人武藝還可以躲避,面對狼筅這種面殺傷的武器,根本避無可避。只要被明軍的狼筅掃倒,明軍中的刀牌手立馬上前斬殺這些倭寇。
而且明軍中的刀牌手還攜帶了標槍,明軍冷不丁投出的標槍對于倭寇這種沒有甲胄輕步兵來說威力巨大,一旦被擊中,非死即殘,雖然間或有不太熟練的明軍士卒被倭寇砍倒,但是總得來說,明軍的傷亡比之倭寇還是小多了,同時張經還派人收攏潰逃的狼兵。
這些狼兵攜帶的毒箭也對倭寇的造成了不小的傷害,戚繼光嚴密的關注著戰場的形勢,張經這時候也在親兵的護衛下上馬觀察期戰場來了,張經戎馬一生,還從來沒有這么狼狽過,張經觀察了一會戰場,驚訝的發現戚繼光訓練的浙兵,看起來陣型松散,實則對倭寇殺傷巨大。倭寇與官軍的傷亡比起碼在三比一,而且這些還是真倭,算是倭寇中的精銳了。
這些士卒們都是新募之兵,看起來還不甚熟練,就有如此大的威力,可見戚繼光確是練兵之才。
這時候唐順之夜帶著南直隸的官軍姍姍來遲,張經不想和這幫倭寇再糾纏下去了,于是傳令戚繼光會同南直隸官軍全軍壓上,盡數將這伙倭寇殲滅。
戚繼光于是指揮浙兵加緊攻勢,趕緊進攻,千萬不要留給南直隸的官軍,這些倭寇的人頭在浙兵眼中就是白花花的銀子,都是浙兵的囊中之物,怎么能容忍他人置喙,浙兵趕緊加快攻勢,絞殺這伙倭寇。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