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戚繼光的指揮下,浙兵迅速將這幫倭寇殲滅,等到唐順之率兵趕到,這些真倭都被浙兵消滅的差不多了,南直隸官軍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不過這點對于唐順之來說并沒有什么大事,南直隸官軍昨日就已經撈夠的首級。
現在鐵色最難看的就是張經了,簡單來說,張經撒網捕魚,網卻破了,他本意是在倭寇被南直隸官軍消耗之后,與浙江官軍一道設伏,將這伙倭寇全部殲滅的,但是倭寇竟然從張經的包圍圈中突圍而走了,而且不是從戚繼光的浙兵突圍的。
若是從戚繼光的浙兵處突圍而去的話,張經大可以把責任推到戚繼光頭上來,但是倭寇偏偏是擊潰了狼兵,從張經的中軍突圍而去的,這下張經不得不承擔責任。好好的一場殲滅戰,打成了擊潰戰,對于張經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張經和倭寇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知道這些倭寇的習性,一旦他們潰散了,有些人大不了把兵器一丟,變成百姓,這種倒還好了,而大部分的倭寇,賊性難改,往往成群,結為盜匪,打家劫舍,甚至變成流賊,四處劫掠,這才是最難收拾的地方。
地方的衙役對付這些倭寇那是十分吃力的,調動官軍去也不太現實,這里是什么地方啊?是大明的腹心,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期間的一個普通鄉紳,都有可能是兩榜進士,這幫倭寇才不管什么進士不進士的,他們只管打家劫舍,朝中的東南官吏見自己的家鄉、好友甚至親人被倭寇劫掠。
他們的滿腔怒火到時候都會傾瀉到張經頭上來,不是因為你張經御倭不力,怎么會導致倭寇流毒,倒是肯定會瘋狂彈劾張經的。
唐順之來到張經的中軍,行禮之后,說道:“張部堂真是好謀算啊。”
張經只是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下令官軍各部打掃戰場,清點斬獲,準備向京師報捷。
東南報捷的文書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京師,這次倒是真的大捷了,官軍陣斬倭寇一萬余,余皆奔逃,這下嘉靖極為高興,當即召內閣輔臣和吏部尚書李默、兵部尚書楊博商議軍功賞賜。
明軍斬獲的首級自然是按標準給賞,重要的是參戰的明軍各將領的升賞,首先當然是張經了,作為此戰的首功,當然應該升賞,嘉靖看向嚴嵩。
嚴嵩說道:“不若加張經太子太保,蔭一子國子監,仍以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對于嚴嵩的提議,大家都表示贊同,說白了這對于張經來說,是明升暗降,雖然給張經加了太子太保,不過是虛銜罷了,而張經的督師嘉興自然要被撤銷了,實際上剝奪了張經的兵權,將張經趕回南京去當這個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
不過大臣們都受夠了張經,連李默都沒為他的老鄉說話,其余各督撫總兵也各有升賞,嘉靖令翰林院草詔后用印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