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虜、西川兩國使團來都后是發生不少事的。
而在此大背景下,朝中也有不少事出現,這也使得局勢看似安穩,實則卻是暗潮洶涌。
“此事不急。”
楚凌沉吟剎那,開口道:“等過罷年再說吧。”
“陛下!”
王睿有意勸說,可話還沒講完,就被一道聲音給打斷了。
殿內諸臣的目光聚來。
“陛下,老臣以為王相所,陛下當考慮一下。”在道道注視下,徐黜走上前,抬手朝御前作揖行禮。
你這老狐貍,心里有盤算什么?
見徐黜走出,王睿眉頭緊皺起來。
別看徐黜這些時日,在朝,在中書省消停下來,可仍有不少人不敢小覷,畢竟徐黜是四朝老臣,這底蘊是渾厚的。
‘王睿對徐黜的忌憚很深啊。’
看了看徐黜,又看向王睿,楚凌表面沒有變化,心里卻暗暗思量起來,對于徐黜,楚凌已不抱任何希望,這就是個冷酷的政客,凡是與之不利的,說摒棄就會摒棄,絲毫不會拖泥帶水。
但王睿就不一樣了。
據楚凌的了解,王睿是有本事的,也有眼界,但是吧,王睿多少有些生不逢時,被徐黜一直壓制著,王睿想做事吧,就必須要與之抗衡才行,所以漸漸的在王睿身邊,就凝聚起一批群體。
黨爭不就是這樣來的?
楚凌想要謀改大虞,就必須要先扭轉這種風氣,不然內斗內耗下,即便是再好的決策與新規,也終究被黨爭所利用,繼而對下產生不好影響。
之所以召徐黜他們來御前,這前因是蕭靖、暴鳶他們在朝做了一些事,使得朝中出現些風波下,難免會生出些狀況來。
特別是國子監等處,一批群體被御史臺彈劾,按虞制,被彈劾的群體,是需在府待的等待有司查明。
不過這次呢,情況明顯是不對的。
御史臺在彈劾后,就請旨將彈劾的人逮捕審訊了。
逃是不可能逃的。
逃了,一切就都做實了,剩下的就是費些力氣抓捕即可。
不逃,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畢竟這牽扯到的不是個體,還牽扯到所在親族,甚至是九族呢,論誰都不愿,更不敢輕易下此決斷吧。
“老愛卿是覺得朕沒有考慮王卿之諫嗎?”楚凌收斂心神,笑著看向徐黜道:“這件事難道對我朝而很重要?”
“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在道道注視下,徐黜掏出一份奏疏,畢恭畢敬道:“老臣覺得接見兩國公主、皇子對我朝而很重要,近來在虞都內外,還有京畿,出現了一股風潮,而此事對我朝國本極其重要。”
王睿、蕭靖、暴鳶他們的臉色變了。
他們無一例外都聯想到一件事。
此事沒由來的就在朝野間傳開了。
“皇太弟?”
接過李忠遞來的奏疏,楚凌打開看了一眼,似笑非笑道:“現在還真是什么流蜚語都能傳起來啊。”
“陛下英明!”
徐黜說道:“老臣現在擔心的,是這股流蜚語,正是兩國使團中的人有意散播的,畢竟在此之前,睿王殿下頻頻接待兩國使團,甚至還對兩國公主、皇子有不少接觸,這使得……”
“朕知道了。”
徐黜的話還沒講完,楚凌就出打斷:“若是沒有其他事,那就都退下吧。”
殿內諸臣的臉色有所變化。
這件事看似是小事,實則卻是很大的事,畢竟牽扯到了國本,關鍵是后宮這邊,至今沒有傳出有皇嗣的消息,這就很難不叫人浮想聯翩。
而今上御極登基,是因為發生一些事,才登基稱帝的。
現在有了這股風潮,這要是不解決的話,恐對社稷而絕非什么好事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