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是在哪朝哪代,這都是必走的一種趨勢,站在統治的高度,處在權力金字塔上,最核心的塔尖沒有形成圍繞一個核心而運轉的梯隊,勢必會因權力之爭出現混亂,一旦這種混亂向下傳遞,必將引發天下大亂。
只要是集權統治,別管底色怎樣,都必須緊密圍繞一個核心運轉。
作為大虞皇帝,不管先前怎樣,但今下處于超然地位的獨楚凌一人,那么大虞的一切必須緊密圍繞楚凌而轉。
誰來都不好使。
不過對楚凌而,他做事是有度的,大虞中樞及地方的構架,即便是要完成更迭替換,也必須遵循一個原則。
必須在平穩態勢下逐步實現。
現階段圍繞政務方面,中樞也好,地方也罷,已有一批群體處于該處的位置,在職權范圍之內,做著他們各自該做的事。
特別是錦衣衛取締了六扇門,成為楚凌手中最利的一把刀,同時充當著皇權的眼睛與耳朵。
這使得楚凌不那樣急迫了。
畢竟想要根除此前滋生的積弊與毒瘤,這是需要循序漸進的解開并除掉,不是靠一個急就能做好的。
而掄才取士的謀改,已讓一批天子門生躋身仕途,等到他們在中樞,在地方站穩腳跟,將其中的墮落者剔除掉,有些事就能順勢向前推動了。
但相較于內政,涉及軍務的就不一樣了。
軍權必須要牢掌在手,可想實現這一點,就必須要提拔重用一批群體,唯有這樣,方能確保不出任何問題。
這就像韓青一樣,賊配軍出身的他,若無太宗文皇帝青睞與提拔,此生能在北疆擔任一方鎮守已屬極限,想跟今下這樣,敕封國公爵,加柱國銜,領北軍大將軍要職,成為大虞軍方巨頭之一,那是萬難的存在。
當然了。
也是有了太宗文皇帝青睞與提拔,這才促成大虞經歷內外動蕩時,韓青會拼盡所有要履行人臣本分!!
現在楚凌針對軍務層面,所做的一些事情,其實跟太宗文皇帝是一樣的,他要親自提拔重用一批群體,唯有這樣,不管處在任何境遇下,天下都會牢掌在楚凌手中,哪怕有內外動蕩發生,也不至于讓楚凌處在被動下。
黃龍必須是新生代的領軍人物!!
軍隊跟內政不一樣,軍隊是要打仗的,而打仗是要死人的,被楚凌視為絕對嫡系的羽林,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會死多少人,這是楚凌無法預判的,可這是羽林必須要走的路,不然他們就無法真正成長起來。
軍隊是以強者為尊的,或許也會論些其他,但這只是在非戰時下有用,一旦到了戰時,沒有真本事,沒有真能耐,那就是空中樓閣,風一吹就垮掉了。
也是這樣,楚凌才會叫孫斌、李敢他們磋磨羽林,畢竟他們的作戰經驗豐富,人生閱歷豐富,這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只要羽林能學走六七分,那就能少走很多彎路,甚至也會少死很多人,而只要人活著,那就有崛起的機會。
“給武閣傳旨!”
從上林苑回來,楚凌思慮許久,下定了決心。
“將涉及北疆、西涼的邊陲摩擦,還有我朝與北虜西川兩朝暗地里的沖突定期匯總,把這些給羽林,叫他們知曉。”
“奴婢遵旨。”
在御前服侍的李忠,心里是暗驚不已。
這也就是羽林,天子最信賴的羽林,否則牽扯到這部分機要秘聞,豈能輕易對外傳出去啊。
‘要是能再多給朕一兩年時間,或許境遇就會不一樣了。’看著李忠離去的背影,楚凌眉頭緊縮起來,‘真要是那樣的話,羽林磋磨的更久些,即便初上戰場,也肯定能更快適應戰場。’
想到這里,楚凌苦笑搖頭。
都是不死不休的對手了,誰又會給你發展的時期呢?
關關難過關關過。
這就是楚凌今下的處境,誰叫你是大虞皇帝呢?
忙碌之下,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雪再度降下。
天地間披上一層銀裝。
“陛下,兩國使團來都已有些時日,朝野間對此也很關注,國朝是否應召開大典,以接待兩國來使?”
大興殿內。
中書省右相國王睿,抬手朝御前作揖行禮,“如若這年前不接待兩國來使,特別是召見慕容寧安公主慕容天香,川國九皇子夏吉,臣恐擔心期間會生出什么事端來。”
殿內站著的徐黜、蕭靖、暴鳶、孫河、韓青、張恢等一批文武,聽聞王睿所講,臉上露出各異的神色。
這段時日下來,接待兩國使團的一應差事,是有睿王徽全權主辦,熊嚴、劉諶、黃琨等人協辦的。
明里暗里關注的不少。
在此次御前廷議上,王睿講這件事,其實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