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里的小兒子是個秀才,如今在縣學讀書,并未能見到。
李家人十分熱情。也不知那孩子回來說了什么。
他們竟然殺了只雞,整了條魚,還炒了盤雞蛋,再加上幾個素菜,這在莊戶家那絕對是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的了。
眾人落了座,正在開飯,打外頭走進來一個背著書箱的年輕小伙子。
李家人一見立即招呼他放下東西吃飯,原來這就是主人家的秀才兒子。
小秀才大大方方地跟景衍他們打了招呼,端碗吃飯。只是眉宇之間,似有愁容。
他父親問他:“老四啊,我記得今天不是休沐啊,你怎么回來了?”
小伙子看了景衍他們一眼,頗有些不自在道:“爹,咱們晚些時候再說。”老頭兒便明白了,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
吃過飯后,大家坐在院子里的樹下休息聊天兒。老頭兒把小兒子叫進了里屋的房間。然沒一會屋里就傳來了父子倆激烈的爭吵聲。
修仙之人,耳力絕佳,夫妻倆將他們爭吵的內容聽得一清二楚。
原來是這小伙子的文章寫得太過樸實,而縣學的先生們都喜歡辭藻華麗的文章,且頗為勢力捧高踩低。
今日這小伙子只是提出了與先生不同的意見,就被先生以頂撞和不敬先生為由,趕出了學堂。
因此老頭兒才會那么氣憤,想去找他們說理。老頭兒拉著小兒子怒氣沖沖的,就要進城去縣學找先生。
景衍攔住了他們,對小伙子道:“我也算讀過幾年書,你若是信得過我,只管去把你的文章拿過來,我給你看看。”
小秀才愣了一下,隨即大喜,放下背上的書箱,拿出上午做的那篇文章雙手遞給景衍。
景衍仔細看過后,點了點頭,含笑對小秀才說:“文章樸實無華,卻之有物,觀點犀利。只是受你見識所限,到底淺薄了些。”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