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友誼簡單又快樂,或者開始于一只螞蚱,又或許是僅僅是因為分享了一顆糖果。
蔣禹清扶著邱神醫也下到了地里,同兩個摘花生的大嫂說上了話。
兩個婦人從未見過,長得如此好看而且隨和沒有架子的夫人,于是十分熱情地邀請他和邱神醫坐下來說話。
蔣禹清也不嫌臟,拖過來兩堆摘過的花生秧子,一人一堆,扶著邱神醫坐下,隨手拿過一把花生,熟練的摘起來。
兩個大嫂一看她這干活的麻利架勢,很是驚訝:“大妹子,看你這穿的打扮看著可不像是個干農活的啊?你這咋還干得這般利索呢?”
蔣禹清笑瞇瞇地說:“大嫂子,您別看我現在這樣,我也是窮苦出身來著。
打兩三歲起,就跟著家里的長輩下田地。這些年雖然生疏了些,倒也還是會做的。”
兩個婦人哈哈大笑起來:“看出來了,你是個爽利性子。”
有了蔣禹清一行人的加入,主人家收花生的速度快了許多。
到中午時分,主人家要回去吃飯了,熱情地邀請他們一行人去他們家吃飯。
蔣禹清有些不好意思:“會不會太麻煩了,我們要是去了,您家的飯沒煮夠可咋辦?”
那位大嫂說:“肯定夠!先前我便讓我家的二小子先回去說了,煮了你們的飯。
現在可不是從前,誰家也不缺糧食吃,富著呢!”
一行人推遲不過只好欣然應允,跟去了這戶農家。
既然要去人家家里做客,自然不能空手進門,這是規矩。
蔣禹清備了一條肉,一壇子酒外加兩封點心和一匹布。這些東西在她看來并不算什么,但對于普通莊戶人家來說,已經算是一份重禮了。
主人家姓李,是個擁有十多口人的大家庭。老兩口和四個兒子三個兒媳,十個孫輩住在一起。
這一點倒跟從前蔣禹清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