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又仔細問了,他在縣學里同先生的對話,看了他撰抄回來的,先生及其他同窗的文章,辭藻果然華麗,只是滿篇的“假大空”。
景衍道:“這縣學的先生,不配教你,不去也罷。”
老頭兒卻是急了說:“不去縣學,還能去哪里呢?”
“可曾聽過洛城書院?”
小秀才點頭:“自然是知道的。那兒可是我們禹州及其附近幾個州府,學子心中的圣地。”
“就去洛城書院吧。”
小秀才苦笑到:“兄臺莫要取笑,洛城書院招生學子的條件要求極高,除了本身要足夠優秀的外,還需要各縣學政官以上職位的官員,或大儒名流舉薦才能進去。
就算在下自詡能考進去,卻也無人推薦,如何能進得了洛城書院。”
“無妨,我給你寫封推薦信就是。”
小秀才一聽,驚得結巴了:“兄臺,您、您是說真的?”
“君子一諾千金。”景衍難得的開起了玩笑:“吃人嘴短,我既吃了你家的飯,給你寫一封舉薦信也是應該的。如此說來,你家的雞和魚也不算白殺。”
于是讓小秀才取了筆墨來,當場寫了推薦信,蓋上了自己的印章。
折疊好后交給小秀才告訴他:“等我們走了以后你再拆開。”
李家人這才相信,眼前這位是真有本事的,于是連連道謝。
坐了一會,蔣禹清他們便要告辭離開了。臨走前李家人又給蔣禹清他們裝了滿滿一大袋子鮮花生,讓他們拿回去煮著吃。
送走客人后,小秀才這才打開了景衍給他寫的推薦信。
落筆力透紙背,筆走游龍,氣勢磅礴。落款處蓋著一枚鮮紅的印章。
小秀才仔細辨認了一下,頓時渾身一哆嗦,膝蓋一軟便跪倒在地上,朝著景衍他們離開的方向,“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磕的額頭通紅。
李家人不解,問小秀才:“你這什么情況?怎么還跪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