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凰的聲音輕飄飄的,卻像一塊巨石砸入死寂的深潭,激起千層浪。
整個正廳的目光,如同無數支蓄勢待發的利箭,齊刷刷地射向了沈玉姝。
沈玉姝那張精心描畫的芙蓉面,血色瞬間褪盡。
她下意識地攥緊了手中的絲帕,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身體不可抑制地微微顫抖起來。
她怎么也沒想到,沈青凰竟如此滴水不漏,解決了裴夢瑤,立刻就將矛頭對準了自己!
“姐姐……你……你在說什么?”沈玉姝眼眶一紅,兩行清淚恰到好處地滾落,聲音里充滿了被冤枉的委屈與驚惶,“世子爺的湯藥,向來是由我與府中醫女一同看顧,又經銀針試毒,怎……怎么會有問題?你一個外人,為何要這般污蔑我?”
她哭得梨花帶雨,仿佛一朵被暴雨摧殘的嬌花,引得不少人心生憐憫。
陸寒琛的母親周氏更是不悅地皺起眉,不悅地看向沈青凰:“世子妃,凡事要講證據。玉姝是我陸家未來的主母,你這般空口白牙的指責,是何道理?”
“證據?”沈青凰唇角勾起一抹極淡的、淬了冰的弧度,“自然是有的。”
她話音未落,沈玉姝身后的一個丫鬟卻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哭喊道:“老夫人明鑒!世子妃明鑒!都是奴婢的錯!是奴婢前幾日去藥房抓藥時,不小心將兩味藥材弄混了,與……與我們少夫人無關啊!”
這丫鬟跳出來的太過刻意,反倒坐實了沈玉姝做賊心虛。
沈玉姝眼中閃過一絲慌亂,隨即卻立刻化為感動與自責,她轉身扶起那丫鬟,哽咽道:“你這傻孩子,胡說什么!一人做事一人當,若真是我出了差錯,我絕不推諉!”
好一出主仆情深的大戲!
先是丫鬟攬罪,再是主子“大義凜然”的不肯連累下人,這番操作下來,倒顯得沈青凰咄咄逼人,不近人情了。
裴明軒等人見狀,心思又活絡了起來,正欲開口附和,卻聽得一聲極輕微的、輪椅轉軸的“吱呀”聲。
那聲音在落針可聞的正廳里,顯得格外清晰。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過去。
然后,他們看到了此生難忘的一幕。
只見那一直端坐于輪椅之上,被滿京城斷為“命不久矣”的國公府世子裴晏清,竟一手撐著輪椅的紫檀扶手,另一手搭在沈青凰的肩上,借力,緩緩的……站了起來!
他站起來了!
盡管動作還有些滯澀,身形依舊單薄,可他確確實實的,用自己的雙腿,撐起了整個身體!
他身姿修長,如一株歷經風雪而不倒的翠竹,那張常年蒼白的俊逸面容上,一雙深不見底的鳳眸平靜地掃視全場,無形的威壓,瞬間籠罩了整個正廳!
“世……世子爺,您……”三叔公驚得目瞪口呆,指著裴晏清,連話都說不完整了。
滿堂賓客更是嘩然一片,震驚、駭然、不可置信!
這還是那個傳聞中油盡燈枯、半死不活的病秧子嗎?!
沈玉姝和陸寒琛的瞳孔,更是狠狠一縮!
尤其是沈玉姝,她死死地盯著裴晏清,心底掀起了驚濤駭浪。
不可能!
前世的裴晏清,直到死,都未曾站起來過!
為什么……為什么這一世全都變了?!
裴晏清沒有理會眾人的驚駭,他只是垂眸,看了一眼身側同樣有些微訝的沈青凰,指尖在她肩上安撫性地輕輕點了點,仿佛在說:別怕,有我。
沈青凰心中一暖,那點因他突然站起而泛起的波瀾,瞬間平復。
她知道,他這是在為她撐腰。
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告訴所有人,她沈青凰,是他裴晏清護著的人!
“諸位。”
裴晏清終于開口,聲音清越,一如昆山玉碎,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今日是家祖母壽宴,本不該因些許宵小之輩,擾了大家的興致。”
他一句話,便將方才還上躥下跳的裴夢瑤、沈玉姝等人,直接打入了“宵小”的行列。
“關于湯藥之事,本世子,可為我妻青凰作證。”
他的目光緩緩落在了哭哭啼啼的沈玉姝身上,那眼神平靜無波,卻帶著洞穿人心的銳利。
“我體內寒毒積年,尋常湯藥早已無用。是青凰,不眠不休,翻遍古籍,為我尋到了以毒攻毒的法子。方子里的每一味藥,都需精準配比,稍有差池,便會立時斃命。”
他的聲音頓了頓,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為保萬無一失,每一劑新藥,她都親身試之。毒發時的痛苦,剜心剔骨,府中灑掃的婆子都曾親眼目睹。諸位倒是不妨問問,一個肯為夫君以身試藥的女子,又怎會愚蠢到在湯藥里下毒,害自己成為寡婦?”
“轟——!”
這話如同一道驚雷,在眾人腦中炸開!
以身試藥?!
世子妃竟然……為世子以身試藥?!
眾人看向沈青凰的眼神,瞬間變了!從審視、懷疑,變為了震驚、敬佩,甚至是愧疚!
他們方才竟還在懷疑這樣一位情深義重的奇女子!
沈青凰垂下眼簾,長長的睫毛掩去了眸中的情緒。
她并未做過什么以身試藥的壯舉,不過是前世身為醫者,對自己的醫術與身體有著絕對的自信罷了。
可在裴晏清口中,卻成了感天動地的犧牲。
這個男人……總是能在最關鍵的時候,用最動人的方式,維護她。
“至于本世子的身體狀況。”裴晏清的語氣帶上了一絲冷嘲,“恐怕要讓某些盼著我早死的人,失望了。”
他對著長風一頷首:“長風,將太醫院的脈案,呈上來,給諸位叔伯賓客們,瞧個清楚。”
“是!”
長風快步上前,手中捧著一個卷軸,高聲宣讀:“太醫院院使李大人親筆脈案:國公府世子殿下,經世子妃金針渡穴,輔以湯藥調理,體內寒毒已去七成,氣血漸穩,心脈重固,已無性命之憂,只需靜養,便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