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寧駕馭著陰冥幡,不疾不徐地飛行于碧波之上。
海風帶著咸濕的氣息撲面而來,下方蔚藍的海水中珊瑚礁群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魚群穿梭其間,時而可見幾只低階海獸在礁石間嬉戲捕食。
他一邊飛行,一邊將堪比筑基后期的神識如同無形的蛛網般向著四周海域蔓延開去。
如此飛行了約莫大半日,在距離小寰島尚有十幾里處,他的神識鎖定了一座面積狹小、荒無人煙的珊瑚島。
此島由珊瑚蟲骨骼與白色沙粒堆積而成,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島上只有些低矮耐鹽的灌木頑強生長,以及幾處被海風侵蝕得千瘡百孔的低矮石坡,小島靈氣近乎于無,在廣袤海域中毫不起眼。
“就在此處休整吧。”羅寧心中暗道。
他在島上背風的一面,找到一處被海浪與風力共同作用侵蝕出的天然石洞,洞口被幾叢茂密的灌木遮掩得嚴嚴實實,若非神識仔細探查,極難發現。
步入洞內,空間不大,但足夠一人活動,內部干燥通風,空氣中帶著海鹽與巖石特有的氣息。
他揮手布下幾個簡單的警示與隔音禁制,隨即在洞中一塊較為平整的石塊上盤膝坐下,并未急于調息恢復半日飛行的些微疲憊,而是先將之前斬殺黑風三兇所得的兩個儲物袋盡數取出,置于身前。
首先便是那兩件主要的法器。
獨眼大漢那柄鬼頭大刀,通體黝黑,仿佛能吸收光線,刀柄處鑲嵌著一顆不知名妖獸頭顱雕刻而成的猙獰鬼頭,雙眼處鑲嵌著兩顆細小的紅寶石,閃爍著嗜血的光芒。
刀身寬闊厚重,隱有暗紅色血光如活物般緩緩流轉,握在手中,一股兇戾霸道的煞氣便撲面而來。
此刀材質估計是上好的“黑沉鐵”混合了少許能增幅煞氣的“血紋鋼”,由經驗豐富的煉器師鍛造。
是一件實打實的頂級攻擊法器,威力側重于勢大力沉的劈砍與煞氣沖擊,對于慣用刀法、走剛猛路線的筑基修士而,算是不錯的兵刃,一刀下去,開山裂石,煞氣侵體,威力不容小覷。
但對已擁有陰冥幡這等專攻神魂、詭異莫測法器的羅寧來說,此刀就顯得有些笨重和直接,屬性與他的戰斗風格也不太契合,日后或許可用來換取靈石或其他所需資源。
接著是老嫗那桿白骨幡。幡桿觸手冰涼刺骨,不知是何種強大妖獸的腿骨煉制而成,質地緊密,蒼白陰森。
幡面則似用經過特殊處理的修士人皮鞣制,薄如蟬翼卻韌性十足,幡面上用黑色顏料繪制著幾道扭曲痛苦、栩栩如生的鬼臉符文,僅僅是目光注視,就讓人感到心神不寧,濃郁的陰邪穢氣幾乎要透幡而出。
這同樣是一件頂級法器,偏向于污穢靈氣、侵蝕法器靈光、操控陰魂鬼物進行攻擊,頗為陰毒難防,尤其擅長對付依賴法器和護體靈光的對手。
此等偏鬼道的法器,與羅寧所修《九竅玄陰決》也是同屬陰寒一路,可以留作備用。羅寧略一探查,便將其歸入待處理之物,或許在某些特定場合能起到奇效,但絕非主戰之選。
“那‘黑風毒火陣’倒是頗為棘手,若非我神識強大,找出破綻,恐怕真要費一番手腳。”
羅寧回想起之前戰斗的情景,那融合了詭異毒火與污穢煞氣的陣法,不僅能困敵,更能持續削弱對手,若非羅寧神識強大提前察覺能量節點異常。
又有玄冰珠的極寒護盾抵擋侵蝕、陰冥幡干擾陣法運轉與對方心神,再加上王谷濤從旁牽制分擔壓力,尋常筑基中期修士陷入其中,恐怕真元也會被迅速污染、法器靈光黯淡受損,最終難逃毒手,端的是陰損無比。
他心中微動,在那老嫗的儲物袋中一番仔細翻找,忽略那些雜物,果然在一個內側以特殊手法開辟的微小夾層空間里,找到了一本用某種黑色獸皮精心包裹著的古樸書冊。
書冊封面沒有任何字跡,顯得異常低調。翻開堅韌的書頁,里面是用朱砂混合著某種妖獸靈血書寫的密密麻麻的陣紋圖譜、符文解析與修煉注解,字跡工整而古老,透著一股歲月的氣息。
粗略翻閱了幾頁,羅寧眼中不禁閃過一絲喜色。
這竟是一本名為《百陣圖解》的筑基期陣法典籍!其中記錄的均是筑基期范圍內的各類陣法。
從最基礎的聚靈陣、隱匿陣、隔音禁制,到較為復雜的迷蹤幻陣、困龍鎖敵陣,乃至如“黑風毒火陣”這般歹毒霸道的殺陣,皆有詳細的布置之法、所需材料、陣眼解析、能量運轉原理以及相應的破解思路與技巧。
雖然算不得什么上古失傳的陣法秘傳,可能只是某個陣法師的傳承抄錄本。
但其內容系統、全面、實用,對目前缺乏系統陣法知識、僅靠遠超同階的神識蠻力感知或憑借《九竅玄陰決》特性取巧破陣的羅寧而,無異于雪中送炭。
若能潛心研習,必將大大提升他的陣道素養與見識,無論是用于加固自身洞府防護、對敵時布置陷阱困殺,還是日后探尋古跡秘境時識別和破解禁制,都大有裨益。
他將此書鄭重收起,準備日后閉關時細細參悟。
儲物袋中的所有靈石嘩啦啦倒在面前干燥的沙地上,頓時堆起了一座閃爍著各色靈光的小山,將略顯昏暗的石洞都映亮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