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殿下,老祭酒。”李處溫站出來道,“以臣之見,既然前兩輪的首佳之作都已出來。不如接下來的第三輪詩詞一節,可請他直接當眾創作,以讓吾等共賞大才,其作果能服眾,便請陛下直接宣布由其奪魁,這也不失一段佳話啊!”
李處溫說完后心想:詩歌題目是由陛下親自給出,你徐三總不會能提前知曉,這樣的話,我倒看你的詩詞能好到哪里去?
不過,他的這點小心思,卻是對上了天祚帝的新想法,立即哈哈笑道:“李卿的提議甚好,朕也正有此意,就問這寫出兩副佳對的徐卿,是否愿意?”
這樣卻是將秦剛想交白卷的念頭徹底打斷,他一下子便猶豫著不知該如何回答。
秦剛的猶豫看在李處溫的眼里,卻是進一步證實了他的猜測,于是他冷笑著說道:“都聽說徐將軍是個文武全才,想不到對于當場作詩如此猶豫,難不成,這前面兩副對聯,還會有什么隱情么?”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被李處溫這么一點,底下人中,難免也有不服氣之人,不由地也開始竊竊私語了起來。
秦剛其實也不在乎他在遼國的所謂聲譽,更是猶豫著是否就此借坡下驢,承認自己作詩不行,退出這次比試就算了。
但此時天祚帝顯然是不同意的,他微微一皺眉,不由分說地命令道:“徐三聽旨,朕命你當場作詩,不得推托!”
秦剛一愣,不得已地走出來應道:“臣,遵旨!”
“好,這第三輪試題,朕原本昨天與韓祭酒商量過一個。但是現在朕臨時改了個主意。”天祚帝顯然也是聽出了李處溫等人的質疑之意,伸手拿起了桌上常備的酒令牌壺說道,“朕便從這壺中搖出今天的詩詞賽題!”
說完,天祚帝便用力搖晃起了牌壺,一陣“嘩嘩嘩”的聲響之后,終于,一只令牌被晃出壺口掉在了地上。立即就有侍從上前撿起來。
“回稟陛下,令牌上寫的是‘英雄’二字!”
“好!徐三,朕命你以‘英雄’為題,當場作詩或詞一首!”
其余眾人一聽這個題目,卻是喜憂各半。
水平一般的人會喜,因為這個題目常見,作詩填詞應該不難;而如蕭奉先、甚至耶律延壽等人,卻是為這徐將軍擔憂了起來,同樣因為題目常見,要想寫出新意、寫得出眾,尤其是要讓大家都看了服氣,這個題目的難度實在是不小。
秦剛的猶豫卻與他們不一樣,尤其是在與公主耶律延壽有了目光的對視之后,小丫頭之前對他的警告終于再次出現他的腦海里:
“又顯擺了不是?又招惹上了公主不是?”
眼下的他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前面兩輪比試已經拔取頭籌,這輪要是藏拙明顯的話,以天祚帝的脾氣,給他定個欺君之罪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要想作詩一鳴驚人,便就犯了小丫頭警告過他的“顯擺”之罪!
如何呢?那又怎?
情急之下,秦剛終于腦中靈光一現,頓時有了主意。先是對著臺上之人再揖一禮道:“故宣懿皇后注:是指耶律洪基的皇后蕭觀音,天祚帝的祖母能詩善歌,多有唐時遺風。要論英雄之詩,雄壯氣勢,怕是極難超過她的《伏虎林應制》一詩:‘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意境闊大,氣勢雄奇,寄意深遠。有傲視群雄,降妖伏虎之氣概。雖是巾幗,殺氣卻能壓過所有男子。”
耶律延禧十分尊重自己的這個祖母,此時聽到贊揚她的話語,自然是高興得連連點頭。
秦剛作了如此鋪墊之后,才繼續說:“臣為陛下之將,自是要身先士卒,以‘戰死沙場以報君恩’為榮,不敢自詡為英雄之士,唯愿效仿英雄,步其后塵,方為終身之志。今日陛下出題,臣想起故宣懿皇后的此絕句有感,偶得五絕句一首,以為諸君一聞!”
五絕句是最短的詩體,一句五字,全篇二十字,要想抒情表志,創作最為不易。秦剛此話一出,帳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他。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區區二十個字,字字卻如重錘,鏗鏘有力地敲擊在所有人的心頭,四句吟罷,場中一片寂靜。很快,便就有人先行醒悟過來,開始大聲地叫好喝彩!
這是何等樣的英雄之才?竟然能夠吟出如此氣勢磅礴的短詩?又能如此強烈地打擊到各位的靈魂?
前兩句簡意賅地挑明了英雄的人生志向,又暗合了生死不渝的忠君思想。后兩句借古喻今,表達了為項羽惋惜、卻又希望超越項羽的決心與志向,而且又遙遙呼應了宣懿皇后詩中“東去能翻鴨綠江”那句,一下子便就升華了詩中的原有主題。
題目是皇帝臨時從酒令壺中搖出來的,詩是人家當場口占吟頌出的,包括李處溫在內的一些先前對徐三心存質疑的幾人,此時狀態如遭雷擊,已被震憾得沒有了反應。而其余人,還是韓尚最先反應過來,連連拍案叫絕,竟不顧自己的手掌已經拍得生疼:
“好詩!好詩!詩短意長,簡力重,英雄氣盛,詞力綿長。”老祭酒激動地滿臉通紅,“老朽愧讀詩書一生,從未見過如此壯烈之絕句。徐將軍三試三絕,倘若他日有意文職,國子監祭酒之位,老朽愿意讓賢,且為將軍磨墨。”
秦剛卻是嚇了一跳,沒原本他在抄不抄古人詩詞的兩難之境下,突然想到:抄自家媳婦的可以不算抄,畢竟已經算是夫妻共同財產嘛!
而且想來,《夏日絕句》一詩的誕生背景是李清照在那顛沛流離的苦難環境,自己今生必然不會再讓她蒙受此等苦難,此詩極有可能不大會出世,不如今天拿來一用,以解眼前困境。卻沒有想到,此詩的威力竟會如此之大,震憾得大遼上京韓老祭酒都要虛位讓賢了。
同樣震驚的還有先前認可了徐三的文采、卻仍質疑他武功的趙國公主耶律延壽,她卻從這短短二十個字中讀出了統率千軍萬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此時再度看向徐三的眼光,已經抑制不住地一陣迷離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如此的英雄人物,放眼大遼天下,舍他其誰?
看到此情形,天祚帝更是高興得哈哈大笑,連聲催促:“蕭樞密,你是怎么個主持詩會的?還不趕緊宣布結果?!”
蕭奉先連忙一臉諂媚地小跑過來:“臣恭喜陛下,本次詩會喜得絕對佳聯與曠世好詩,前番囑咐臣匯編成集之事,一定加緊完成,此集一出,我大遼的文華天寶之名聲,必然遠播天下。此乃陛下之仁政之得,我大遼之文事昌盛啊!”
不愧是蕭奉先,一席話便讓在座的所有人都覺得心有戚戚焉,甚至就如李處溫這樣的人,一時之間也顧不上忌妒與失落,只能暗自感嘆:既生瑜何生亮哉!
天祚帝也是聽得龍心大悅,喜道:“本次詩會之魁,便是徐卿無疑。公主所設的白駿彩頭自是歸其所有。不過,今天既然如此高興,朕這里是否應該也要加贈彩頭啊?”
蕭奉先與韓尚聽得一喜,齊聲道:“陛下愛才之舉,必將令臣屬感激涕零!”
大遼的南面官與大宋極似,官階、職、差遣、勛、爵以及貼職一應俱全。也仿照唐制設在史館、昭文館、集賢殿三館大學士之位。像韓尚就有昭文館大學士之職。
“徐卿有此文采,目前只有武職自然不妥。朕就賜你個集賢殿大學士,加封上輕車都尉。”天祚帝的這一賜封極其慷慨,職、勛都到了正四品了。秦剛自然不敢輕之,立刻上前謝恩。
“此外,西域進貢圓月金刀一柄,朕極愛之,也帶到了此次春捺缽處,這次公主贈了寶駿,朕就把這金刀也賜給你吧!”
這下可真是讓帳中其他所有人都羨慕嫉妒恨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