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544章 絕句說英雄

      第544章 絕句說英雄

      半炷香的時間也不長,不過這輪是自擬對聯,所以只會有最終作品好壞之分,基本沒有作不出來而、棄權離場的,所有人都或快或慢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李處溫算是完成得稍快的人,他在放下毛筆后,坐在那里,卻是細心地捕捉到了公主頻頻關注徐三那里的跡象,不由地有點惱怒。

      他在猜想:這個徐三當時的文采名聲,弄不好是悄悄地養了幾個文人幫他捉筆。今日到了現場真刀實槍地寫東西,他也就江郎才盡了,實在沒有辦法,就在前兩輪都趕個首個交卷,倒也是以此博得了陛下與公主的好印象,果然是陰險至極。

      不過沒關系,后面韓祭酒總是會點評作品的,到時候,我必然會提出要拜讀一下這兩次唾手可得的“佳作”,到時看他的面子會在哪里!

      韓尚也是在此過程中,對于侍從收上來的各位作品邊接邊看,關于對聯,基本一眼便可讀出好壞,所以,他便根據印象,分成左右兩堆擺放。

      “殿下收到的那篇……”韓尚在看完了手里的所有的作品后,轉頭問詢起耶律延壽,并指了指她手中的那張。

      “韓祭酒可以自行評判,本宮手里的這份不會影響您的總體判定!”耶律延壽卻是微微笑著回復。

      長公主這話怎么理解?既然說不會影響韓祭酒的判定,要么是公主確認手中這份的水平極高,會在所有人的作品之上;要么就是反過來水平太差,根本不會進入優秀者之列;

      當然這樣一想,大多數人都認為會是后者,而且由于大家都基本寫完了,相互之間的竊竊私語也就多了起來。

      蕭奉先作為今天詩會的主持者,當然不會坐視任何對于現場秩序的干擾,他立即站出來輕咳了一聲,十分威嚴地說道:“兩輪比試比完,諸位也算是十分辛苦。陛下體恤大家,特意安排了歌舞來讓大家放松放松,之后再進行最后一輪比試。”

      說完,兩邊便上來了一排舞姬,開始了歌舞助興。

      其實這也是當初耶律延壽特別建議安排的一個環節,一則給韓祭酒一些評價作品的時間,二則她也可以借此機會,觀察一下場中眾人的反應。因為兩輪比賽的壓力之后,有人就會在樂曲舞姿之中,不由自主地表現出部分本性。

      韓尚從兩輪比試中各挑出了九份答對作品,先是送到了公主手里。公主大致看了一眼之后,沒有什么特別的表示,而是加上她手里的兩篇,各成十篇,由侍女一并送給了天祚帝。

      天祚帝對一直攥在公主手里的那兩篇東西最感興趣,先拿出它們閱看。上面的文字不多,只是一眼看去,便就在心里掀起了驚天的波瀾。

      不說第一個下聯的工整與巧妙,就拿那副壽聯來說,他自登位天子以來,整日都缺少不了吹捧馬的人,但卻從未有一次像看到這副壽聯后能讓他舒服到每一個毛孔里的。

      好在身為九五至尊的他,早已能夠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外人根本無從看出他的態度。

      天祚帝再看了看其余人的作品,雖然也是因為各有可圈可點之處,才被韓祭酒選出來。但它們要么只有格式上的對仗而失了意境,要么有些文字蘊味卻又丟了對聯的精妙,明顯與這兩件不在同一個水平檔次。

      而且這兩篇佳作,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徐三。

      此時都在關注著皇帝舉動的人里,又各有著自己的判斷。

      比如李處溫,更堅定了之前的判斷:這徐三信手寫出來的東西,還能好到哪里去?單獨被拿出來看,怕不是最后要拿出來當眾羞辱一番?

      于是,他開始對身邊似乎渾然不知的徐三多了幾分同情之心,便借著歌舞表演之機,側身對他道:“徐兄本有大才,只是因為要為國報效,常年在這東北苦地領兵,便就少了許多文學上的歷練。前面兩輪的放棄,實在是可惜。以兄弟之見,接下來的第三輪是作詩詞,好歹還是要認真對待一下,總還是要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吧!”

      另一邊的人此時才后知后覺地驚訝問道:“沒想到,這位兩次交了頭卷的仁兄,居然還是一位能夠帶兵的武將。如此說來,卻是不管寫得好壞,卻贏了個最快交卷的名聲,如此思路也算得上兵法中的‘出奇制勝’啦!下面多努力就是了!”

      秦剛淡淡一笑,并且還專門轉頭向那邊熱心的士子點頭示謝。

      此時,歌舞表演結束,天祚帝開口道:“今日各位俊才齊聚春鉤詩會,實乃是大遼近年難得一見的文壇盛事。朕剛才看了前面兩輪比試中的優秀大作,心中甚是欣喜。大遼上承隋唐,本為華夏正朔,先帝就曾有:‘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而今天詩會上已經出現以及即將出現的各式佳作,更是證明了這一點。朕提議,今日詩會的所有優秀之作,都要在此時捺缽之后,結集成書,刊行于天下!如何?”

      “陛下的提議甚好,臣懇請能夠有幸負責出版之事宜。”蕭奉先立即站出來表態。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好,準了!”

      “臣謝恩!”

      “此時詩會比試已過兩輪,其中之佳作,韓祭酒還在認真評定。”天祚帝微笑著轉頭對右側的公主耶律延壽道,“不過朕這皇妹,也算熟讀詩文,之前也是一直關注各位的作品,可有什么特別的感受,不如在此與諸位一同分享分享啊?”

      這次的詩會,一半的原因是為這個妹妹而辦,所以天祚帝得要確認一下耶律延壽的想法。

      耶律延壽倒也落落大方地站起來說道:“臣妹只是心慕漢學,尚未入門,不能與在座的各種大才相提并論。不過方才偶見兩篇佳對,心中喜歡,便叫人用大字抄錄,現在就掛起來,與各位共賞!”

      原來,公主剛才已經叫人將秦剛的兩篇對聯用大字抄在了長卷上,這時便就掛了出來。

      帳中不大,哪怕坐得稍遠的人,起身向前湊湊,便就基本都能看到了,只是這一看之下,頓時嘩然——有驚訝的、有心服口服的、更有懷疑的——因為他們都清楚這兩篇都是交的頭卷,如此之短的時間里,怎么能寫出如此的佳對呢?

      對眾人的反應公主并不意外,而是繼續說道:“本宮就只是簡單地覺得這兩副對子極好,個中緣由還想請教韓祭酒來點評吧!”

      韓尚見過第一個對子,而第二個壽聯雖然現在才見,但是一見之下立即心悅誠服,便就手捋白須,神氣自若地開口說道:“殿下有命,老臣不敢不從。先看這第一副對子的下聯,這‘切分’二字拆成橫七刀與豎八刀,對上了上聯中“凍灑”二字的東兩點與西三點,可謂是神來之筆!然后,折為誓,中心之忠,巧對上聯的兩人土上坐、日月為明,自然毋須多講。關鍵這副下聯更是直接頌我大遼之國策,就是與諸帳諸屬國之王共享天下,四方對陛下忠心擁戴。以老朽之見,此對可以評為上中!”

      韓祭酒的點評說完,眾人雖聽得驚訝,卻也服氣:因為遼國同樣講究儒學中的基本禮儀,評判中的最高等級“上上”基本不會給出,而“上中”便就是最高分。而且,各人看到這樣的下聯,再用自己所交之作相比,基本沒人會有信心能夠勝出,唯有自責。

      “第二輪各位交上來的答對,老朽只挑了九件,因為當時殿下稱,現在這副壽聯,不會影響結果。現在一看,果然如此!”韓尚更為激動地走到壽聯旁邊,先是搖頭晃腦地朗讀一遍,“縱橫廿八里玉闕,上京坐中,各望兩萬四千九十里;上下三十年圣壽,陛下今后,尚有九千九百七十年。好聯!好對啊!”

      底下眾人看著聽著,也都是一臉默然,自知無法相提并論。

      韓尚點評道:“陛下乃千秋萬世難得之圣主,壽聯尤需彰顯盛大之格局。此上聯,贊上京之恢宏氣勢,廿八里皇城再加東西兩邊各兩萬四千九十里地,這道算術,便是指我大遼縱橫五萬里疆土之強盛。再看下聯,緊扣陛下三十年圣壽,同樣也出了一道算術,三十加上九千九百七十年,便就是恭祝陛下之萬歲之壽!構思何其巧妙!意境何其宏偉!老朽竊以為,此聯之妙,再配上陛下之圣德,便可破例評為‘上上’之作!”

      秦剛聽了韓尚的點評,既是驚訝于對方給自己的這兩篇作品的極高評價,更是佩服這老家伙在這其中乘機塞進去的馬屁。

      不過,在分別聽到老祭酒給自己兩件答對給予了“上中”與“上上”的評價后,便立即發現了自己的情況失控了——他本意只想在詩會中走走--&gt;&gt;過場,卻沒想到過高預估了遼人的文學水平,他只是應付一下的作品,現在都成了“絕對”,這便是全場奪魁的趨勢啊!

      怎么辦?

      秦剛想想眼下唯有在接下來的第三輪比試中交個白卷了。

      誰知,此時最不服氣的李處溫卻是有著另外的想法。因為他根本就不相信有人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寫出如此絕妙的對聯,所以他想到徐三與蕭奉先之間的關系,盤算著,莫不是這姓徐三提前拿到了題目?

      對,絕對有這個可能!或者說,一定是這個可能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