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果然,北城門外的西夏士兵越來越多,甚至隨后還把那里的大量器械盡數向這里推進,雖然在神臂弓與神火槍的配合之下,西夏士兵拋下來了越來越多的尸體以及器械的殘骸堆在了城下,還是無法踏上城墻一步。
但是,此時的秦剛看著城墻下方的形勢,突然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結果,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
金明寨的寨墻雖然改成了磚石水泥結構,但是總體高度卻是不如順寧寨,這就產生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目前燒毀、垮塌在北城墻下的各類器具再加上死在那里的西夏士兵的尸體,已經逐漸壘起了一人多高的高度。
難道,貝中撒辰的身邊有人出了這樣一條惡毒卻又極其管用的計策嗎?
秦剛立即向張輿說出了自己的擔心,而另外三面城墻的攻擊停止,也是的確佐證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果然,從下午開始的進攻中,幾乎每一個沖過來的士兵都隨身背了一包黃土,到了城下,不管任何事情,先把黃土丟下,而那些原本用來掩護進攻士兵的驢車,此時也會在里面裝上了大量的土袋,一旦到了城墻下方,就開始一包一包地向外丟出來。
至此,秦剛與張輿在城頭已經完全確定:西夏兵開始非常明確地實施積土攻城法了。
積土攻城法,顧名思義,就是堆積泥土,慢慢在城下堆出一個平緩的斜坡,然后自己的騎兵就可以直接沖上城墻了,這種攻城法需要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城墻不高,第二,已方人數眾多。而恰恰現在的金明寨前,這兩個條件都滿足。
到第一天晚上結束所有的進攻之時,北城墻前已經有兩處最高的地方,已經堆起到了城墻的一半高度。
不過到了夜里,秦剛悄悄派了幾十名士兵垂繩下到城墻外,先是將西夏兵運來的袋土奮力鏟挖掉一部分,又將死尸身上的兵器鐵甲類不可燃燒的東西搜羅吊上城墻,最后便在那些木質器械以及死尸身上噴灑神火油后,財撤回到城頭后,扔了一只火把下去。
大火燃燒到第二天凌晨,高度至少下去了一大半。
第二天,隨著貝中撒辰派出了更多的擒生軍主力,其中還有許多人身披及手綁濕布,冒著云梯上的火焰,竟也能偶爾地突破跳上城頭,反反復復地被城頭上的披甲禁軍打退。
這一天晚,城墻下的堆積的高度又過了一半了。
而在夜里,金明寨守軍在城墻下的清理工作無法像第一天夜里那么順利了,西夏軍也乘黑在附近埋伏了弓弩手,對城下清理的宋軍進行了反復地騷擾與攻擊。
雖然最終還是能清理掉了一定高度,但終究還是要比第一天堆得高了一些。
秦剛反復評估了一下情況,安慰張輿道:“放心,就算是他們把坡堆平城頭又如何?不就只是相當于有了幾架燒不垮的云梯車罷了!這兩日,從你軍中挑選善戰之士,隨我的親兵一起學習鴛鴦小陣,讓他們上來多少人,便打退他多少人!”
張輿其實在這兩日已經發現,凡是攻上城頭的西夏士兵,遭遇秦剛的親兵,往往都毫無勝算。他也算是一個心細之人,仔細觀察后便發現,秦剛的親兵絕不會單獨面對敵人,都是至少三人一組同進同退,而對面的西夏單兵則根本就無力應付他們相互配合的攻守之術,往往三兩下之后即被其砍翻擊倒。
而他手下的禁軍,在秦剛安排人進行一番指點與學習之后,很快就領悟并掌握到了這里的訣竅,迅速在城頭普及開來。
第三日的傍晚前,城墻外的坡度已經接近城墻垛,一些強悍的擒生軍甚至可以憑借單人扛的飛梯迅速翻上城頭。
只是此時的城頭禁軍已非往日之兵,原本的步戰就是宋兵的強項,更加上現學現用的小陣配合,凡是攻上城墻的西夏士兵,都無一例外地被一一擊殺或擊退。
而且這次西夏人所堆積起的坡道并非完全由積土構成,基本沒有辦法跑上騎兵,還只能是由步兵沖上來,所以威脅并不是太大。
一時間,北城墻處,城上殺聲震天,城下血流成河。
西夏人多狡詐,雖然眼下的形勢明顯看得出他們是集中兵力全力攻打北城,但張輿對其它三處城門的防守仍然不敢放松,每處都只抽調了一半的人手來支援。
第四日晚,西夏兵無奈退去。
至此,金明寨禁軍傷亡過半,保安軍過來的一千重甲禁軍,傷亡三百,秦剛的親衛營,此時已戰亡七人,受傷失去戰斗力的三十幾人。
當然,他們讓西夏兵付出的代價則更大,估計貝中撒辰此時手里可調度的兵力不過超過一萬人了。
秦剛與張輿站在城頭,張輿的身上的盔甲早已遍布了鮮血與各式砍砸痕跡——在下午最激烈的時刻,他也好幾次地沖到了城頭防御第一線,迅速解決了好幾個差點被突破的防線。
“張崇儀覺得,西夏兵今晚有可能趁夜偷襲嗎?”秦剛突然問道。
張輿愣了一下道:“都打成這樣了,他們還有能力偷襲?”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好!張崇儀是久戰老將,尚且如此認可,那么是否可以說,對方現在也不太相信我們還有能力趁夜偷襲?”秦剛推理說。
“應該是吧?這……”張輿突然一個激靈,“秦知軍你不會是想要在今夜去偷營吧?”
“兵法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既然彼此都想不到,那就說明這是最好的出手機會。”秦剛邊說邊拍拍身上的盔甲道:“也披了這么幾天的甲,我和我的近衛隊也該行動行動了!”
張輿立刻出相勸,既說西賊眼下實力尚存,貿然行動會十分危險;又說守寨之大事,還需知軍在此主持大局。
秦剛則正色道:“記得本官最早與將軍說過,金明寨一戰,眼前這支敵軍不足為患,明天他們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懼。只是,一兩天后,一旦其糧草被焚、后方遭襲的消息傳來。延安城下的西賊大軍回撤至此,以金明寨殘存之力,能扛得住幾個回合?所以,本官已經下定決心,今夜就將率奇兵襲之,以尋制勝之良機!”
張輿一時難以再語,秦剛又道:“張崇儀手下會有蕃將吧?尋幾個懂得剃編黨項頭發的人過來幫忙吧!”
原來經歷前面兩次作戰,有一隊里的什長反饋裝成西夏兵時僅僅是換了服裝并不夠,他們最突出的特征往往在于獨特的發型。所以,這次秦剛索性要在這方面下點功夫。
一開始,他的近衛兵們對于剃發一事還有些抵觸,秦剛也不語,自己帶頭先剃了,于是其他人再無猶豫,紛紛剃成了黨項族的那種發型,再換上前幾日搜集來的對方軍服,眾人的眼前,迅速出現了一支二十幾人的西夏小部隊。
若非是親眼看著他們易服改裝,戰場上相見,絕對只能看成是對方的士兵。
“張崇儀,為防止戰場上相見時誤傷,我們右肩上都會多系一條白布為記號!”秦剛不忘作好這樣的預先安排,更是令張輿當下心服,“留守金明寨之保安軍,由林劍接替我指揮,并統一聽從崇儀使的調度!”
“秦知軍保重,如無良機可乘,切切全身而還!”張輿不忘再作勸說一句。
秦剛帶領易裝之后的近衛隊,選擇了當下動靜最少的西寨門從城頭吊下,借著夜色的掩護,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