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風流大宋 > 第114章 阻止

      第114章 阻止

      陳師道因極惡趙挺之,恨屋及烏,原本都不許趙明誠進門。

      結果夫人郭氏哭著說自己也就只有一個娘家姐姐,明誠又是家里的后輩,若是連他都要攔在門外,她都不知能否有面目回娘家了。

      最終,陳師道也只能對趙明誠這個姨侄來家里的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過見了面之后總是沒有好臉色的。

      秦剛卻是聽到這個名字后,心中極度悵然。

      趙明誠,他記得非常清楚,也就是歷史上娶了李清照的那個人。

      白居易一生難忘初戀湘靈卻終究娶不得,陸游摯愛表妹唐婉卻被迫休離,俄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找到真愛之前卻經歷過五段不幸感情的折磨。

      有人說,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精神世界過于豐富,從而導致現實生活中多有缺憾;也有人說,正是現實世界過于慘痛的挫折,反而造就了他們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

      秦剛之前曾不止一次的回味咀嚼過李清照的一篇篇不朽詩詞之作,企圖想在這些字里行間去一窺了解身處那個瑰麗時代下這名女子的真實情感變遷。

      秦剛希望,也認為世人記住的,永遠應是那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嬌羞,也應該會有“誤入藕花深處”的歡喜,也可有“濃睡不消殘酒”的慵懶,又或是“花光月影宜相照”的燦爛;

      縱使人世無常,需要面對金戈鐵馬的家國戰場,那也可以喝“生當為人杰、死亦作鬼雄”的豪邁、放“江山留于后人愁”的爽朗、許下“蓬舟吹取三山去”的壯志。

      這才是真正的李清照、同樣也是能在千年文壇留名照耀的李清照。

      雖然眾多的歷史學家認為李清照與趙明誠的婚后情感和諧,彼此情深意重。

      但秦剛就想對這些專家當頭喝問:“你們的眼睛都瞎了嗎?”

      且不論趙挺之為人是否奸侫陰險,就說他與蘇軾蘇轍之間勢同水火的仇恨,再看李格非在紹圣年初拒不接受章惇拉攏而不惜被貶外出的立場就可看出,這兩個家庭的政治矛盾,就注定了這場婚姻背后的先天悲劇屬性;

      更可悲的是,與趙挺之的冷酷無情相對應的,是趙明誠的懦弱與退卻。

      因為按照舊禮,李清照既已嫁到趙家,那就是趙家的媳婦,趙家就應該為他提供必要的庇佑。但是在朝廷開始打擊元佑黨人而牽連到李格非時,史上所記載的,便只有李清照向自己的公公,此時已經升任尚書左丞的趙挺之求情的詩句:“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

      而此時,趙明誠何在?兒媳婦的哀求,公公的確可以硬起心腸、視而不見,但是此刻,身為人夫,身為人婿,就不應該為此而作出一些必要的努力嗎?

      李格非的罷官,趙家未有任何援手,直至其后朝廷黨爭愈烈之際,趙明誠竟然不顧夫妻之情,居然讓李清照的婚后一個人離京回往山東原籍老家,而他自己卻與父親趙挺之繼續留在京城享受著榮華富貴。

      這段經歷的存在,真不知那些歷史學家們口中的“琴瑟和弦、夫妻恩愛”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雖說父親的政治立場做兒子的無法改變,但是與自己的妻子同甘共苦,這至少是一個男人可以最低做到的為人底線吧!

      只有多年之后,當趙挺之被蔡京所陷害獲罪奪官直到去世,趙明誠進入了自己的人生低谷,而在這個時候,李清照反而是無怨無悔,陪著他一起回鄉隱居。人格之對比,立顯高下。

      要說兩人的情感穩定,更多的還是李清照一人的豁達與付出在起作用吧!

      其實,無論是個人研學治文,甚至就算是趙明誠一度引以為傲的金石考據之學,又豈不都是易安居士的才華更勝一籌!

      更令秦剛無法容忍的是,在靖康之恥之后,趙明誠在因國難而蒙受重任,知江寧府兼江東經制副使之時,在面對金兵即將南渡,江寧發生兵叛之時,竟然做出了獨自棄城逃跑的可恥之舉。

      世人只知此時李清照所作的那首千古絕句中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悲壯氣度,又何嘗能夠感受得出其中對于自己曾托付一生的丈夫無恥可悲行徑的批判。

      趙明誠最終懷著這份恥辱,極不光彩地離開這個世間,卻將更加孤苦無助的李清照拋棄于這戰火叢生、民生涂炭的亂世之中。

      李清照再嫁的所托非人、晚年時分的孤苦無助,又怎么說不是拜這趙明誠的卑怯秉性所賜?

      趙明誠,何曾擔得起李清照丈夫這一名分!

      此時的秦剛深感:既然他已經來到了這一時代,肩上的重任,除了陪伴著老師秦觀,走過他人生中即將到來的最艱難的一段歲月,幫助他走出“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悲觀與彷徨之外,第二件的頭等大事,就應該是阻止并避免李清照的這段注定不會幸福的婚姻!

      哪怕,世間不再聞有“凄凄慘慘戚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人比黃花瘦”、“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等等的絕世名句,但那絕對不會是什么損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若能擺脫那些糟心的人生經歷,以李清照的那份絕世無雙的個人才華,所能呈現給這個世界的,一定會是更多的光彩耀目詞句,一定會是更強烈的璀璨豪氣文章。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這便是明末清初人沈謙作出的精辟評價。

      是的,一定要阻止!

      再想起此時的趙明誠,不過還只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十一二歲的小屁孩,秦剛此時的嘴角便露出了頗為自負的微笑。

      “這個徐之,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陳師道與與李格非、秦觀走在一起,便一臉疑惑地問道。

      就在剛才的一段路上,這個秦剛的眼睛雖然看著前方的花燈,但是他的眼神明顯是散淡無光的,臉上的神情忽而神往、忽而憂傷、忽而憤恨、忽而迷茫,最后卻又奇跡般地呈現出一副斗志昂揚的狀態。

      秦觀看了看,卻也不瞞陳師道與李格非,便將當天下午秦剛去受章惇召見,在面對對方許下的中樞部門重職誘惑之下斷然回絕的事情,都講給了倆人聽。

      “好個徐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人謂大丈夫也,真乃吾輩中人!”陳師道當年也是因為看不起章惇的為人而堅拒了其兩次的征召,心頭對于秦剛的認同,更是再上了一層臺階。

      “徐之少年老成,品行甚佳啊!”李格非也是頻頻點頭。

      那一邊,王氏夫人身邊的一個七八歲的少年,在看到父親與秦觀他們聊天后,湊到了秦剛的身邊,有點怯生生地搭話:“十、十八叔好,我叫李迒,我可以像清娘一樣叫你十八叔么?”

      秦剛一愣,轉而反應過來:“哦,你就是清娘的弟弟李迒吧!沒關系,哎呀,都叫我十八叔了,我不能沒有個什么意思吧,你等等……”

      說完在自己身上摸了摸,這個新年快結束了,他今天出門的時候,倒是沒有帶紅包在身上。摸來摸去,除了幾張銀票,只掏出一柄鑲了寶石的短匕首,這也是與蕃商交易時的贈品,雖然價值不菲,但是秦剛那里卻是收了好多,平時習慣會在身上帶個一柄用于防身之用。

      秦剛想想,李迒年紀還小,送他銀票不合適,而這把匕首,價值可以,男孩子也一定會喜歡這類的刀劍匕首,于是便將它塞入李迒手中,說道:

      “十八叔不能白叫,這柄來自大食的匕首,就送給你作為見面禮吧!”

      李迒一見手里塞過來的寶石匕首,先是嚇了一跳,繼而喜歡得要緊,轉眼看了看父母,似乎都沒注意到這里的情況,立刻將匕首藏入懷中,按住一顆怦怦亂跳的心想道:“阿姊果然沒有騙我,這個十八叔簡直,簡直是太豪爽、太大方了!”

      秦剛見李迒收下了禮物,便親熱地拉過他說:“走,這夜市里吃的、玩的,你看中啥,十八叔給你買!”

      李格非這才注意到他們,也就順口朝著這邊囑咐了一句“徐之,你莫過于寵溺了他們”后,便不再干涉。

      李迒見到了父親的縱容,便興高彩烈地拉著秦剛與陳師道的兩個孩子走在了一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